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后均衡化时代的教育正义:从关注“分配”到关注“承认”

发布时间:2017-06-15 09:03

  本文关键词:后均衡化时代的教育正义:从关注“分配”到关注“承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育分配正义有其局限性,其只限于可分配的物质资源,对其他资源则无能为力;只诉诸宏观的社会制度,无法关照微观教育活动中的社会—心理影响。"后均衡化时代",教育正义需要从分配正义转向承认正义。教育承认正义是基于主体间平等的社会—心理关系而提出的,承认正义是教育活动内在的必然要求,消除羞辱和蔑视是教育承认正义的底线要求,尊严的承认是教育承认正义的终极追求。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教育正义 分配正义 承认正义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我国教育哲学学科发展的世纪反思与人学建构”(项目编号:BAA120010)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2人与富人矛盾突出。梭伦执政后认为,必须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富人与穷人之间做到“不偏不倚”,才能解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国实现基本均衡决他们的矛盾。他要求富人压制欲望,同时的县(市、区)比例达到65%;到202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雷晓欢;;弗雷泽三维正义理论刍议[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2 肖巍;;论弗雷泽的三维公正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04期

3 阿克塞尔·霍耐特;胡大平;陈良斌;;承认与正义——多元正义理论纲要[J];学海;2009年03期

4 王凤才;;论霍耐特的承认关系结构说[J];哲学研究;2008年03期

5 汪行福;;从“再分配政治”到“承认政治”?——社会批判理论的范式之争[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6 徐贲;正派社会和不羞辱[J];读书;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建军;;后均衡化时代的教育正义:从关注“分配”到关注“承认”[J];教育研究;2016年04期

2 张琳;王永和;;民族事务治理的“德治与法治”——基于霍耐特承认理论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04期

3 王佳鹏;;网络羞辱文化的发生机制与社会根源[J];人文杂志;2016年03期

4 孙昊;李中增;;从承认到自由——霍耐特正义观的逻辑演进评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6年01期

5 赵琰;;霍耐特“承认”为基础的多元正义观启示[J];东南学术;2016年01期

6 李杰;;医疗公平的生命伦理意蕴[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7 冯建军;;承认正义:正派社会教育制度的价值基础[J];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11期

8 刘成才;;论毕飞宇,兼及对一种小说尊严的恢复[J];中国文学研究;2015年04期

9 费久浩;;政策议程设置中网民触发模式的基本要素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10 王韬洋;;环境正义:从分配到承认[J];思想与文化;201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文;;正义实质之历史渊考[J];天府新论;2007年S1期

2 刘晓靖;;公平公正正义平等辨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龚蔚红;孙一平;;和谐:正义还是超越正义[J];学术交流;2010年01期

4 龚蔚红;;和谐:正义还是超越正义[J];学术交流;2010年04期

5 董守生;王明建;;无限与有限:教育正义的二重性[J];大学教育科学;2011年06期

6 李淑英;;当代中国正义理论的建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7 ;人民的正义:正义理论的中国问题意识[J];学术界;2012年05期

8 胡海波,宋禾;正义、正义观与正义理论[J];求是学刊;1998年03期

9 李华荣;正义理论界说[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4期

10 王志刚,贾中海;公平的正义理论及其权利依据[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峰;;公平正义的理念与政府公共职能的配置[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2 杨国荣;;理解正义——正义的历史内涵与正义的超越[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3 黄雪坚;;平等地享有良好环境——我国代内正义法律原理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4 彭鹏;;制度创新:正义之维与人性之基[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5 丁利;;社会正义理论:豪尔绍尼与罗尔斯的比较[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刘俊;;罗尔斯正义第二原则的法理辨析[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7 于志葵;;创新正义理论 构建和谐社会[A];2012-2015年转型期的中国——中国未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詹世友;;霍布斯正义理论的论证策略[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邱国栋;;罗尔斯正义理论对构建“和谐贵州”的启示[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第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正义性探析——基于罗尔斯正义第二原则的视角[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通进;作为伦理学基本理念的正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何怀宏;正义的原则与策略[N];深圳特区报;2012年

3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靳志强;正义理论的规范性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郑永奎;简论“经济正义”[N];光明日报;2001年

5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永华;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N];南方日报;2007年

6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高惠珠 中共上海市建设交通党校讲师 刘严宁;城市建设彰显“空间正义”[N];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文长春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从独白到对话:动态正义观的确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臧峰宇;当代中国正义理论的建构[N];光明日报;2011年

9 刘明明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公平正义社会离不开公正意识的培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阿玛蒂亚·森;正义与世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魏金华;赫勒正义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2 万绍和;从古代正义到现代正义[D];浙江大学;2004年

3 肖劲草;交换正义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4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杨鹏;修复式正义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徐清飞;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7 夏纪森;正义与德性—哈耶克与休谟的正义理论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曹海军;文本与语境: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涛;罗尔斯正义观及其对实现中国社会公平正义的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徐浩;休谟财产正义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吴鄂楠;当代西方正义理论的困境与出路[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4 于琼;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5 李金齐;技术发展的正义性诉求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孙斯文;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社会正义[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7 吴懿倩;亚里士多德的正义理论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启示[D];黑龙江大学;2015年

8 田园;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9 王云鹤;公平正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冲;阿格妮丝·赫勒的超越正义理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后均衡化时代的教育正义:从关注“分配”到关注“承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1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451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c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