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尔干儿童利他主义的特点及其德育启示
本文关键词:涂尔干儿童利他主义的特点及其德育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涂尔干的儿童利他主义主要指儿童对其所在家庭及身边的人和物乃至国家或政治群体的依恋与认同。他认为儿童对社会群体的依恋和认同是培养儿童利他主义品质的重要内容。儿童的不成熟性,使儿童利他主义呈现出单纯性、先天性和朴素性等特点。涂尔干的儿童利他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暨田家炳教育书院;
【关键词】: 涂尔干 儿童利他主义 依恋和认同 道德教育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作者王世铎,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暨田家炳教育书院博士研究生(大连116029)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法国杰出的社会学家,是教育学的“经典作家”和教育社会学的创始人。他的教育理论尤其是道德教育理论对现当代学校教育实践影响深远。儿童利他主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雁飞,朱瑜;利他主义行为发展的理论研究述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宋圭武,王振宇;利他主义:利益博奕的一种均衡[J];社科纵横;2005年01期
3 史砚湄;陈东勇;;理性和非理性的经济利他主义[J];学术论坛;2007年11期
4 李柏洲;;现阶段中国社会利他主义行为分析[J];学术交流;2008年01期
5 高宪芹;;利他主义行为研究的概述[J];黑河学刊;2010年01期
6 马斯洛;文新;;利他主义的爱[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2年11期
7 奥尼尔;李国海;;利他主义、利己主义和市场[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3年04期
8 黄辉;我的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观[J];成人高教学刊;1994年04期
9 李宏翰;试论利他主义的动机过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10 张民巍;;“利他主义”与人类善举[J];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宗佑;胡昌亚;;华人企业仁慈领导的前置因素:主管利他主义与知觉部属忠诚的效果[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洪帆;;利他主义:从社会生物学到社会科学[A];全国第四届生物学哲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练洪洋;“伪利他主义”比“精致利己主义”更可怕[N];广州日报;2012年
2 奇云;人类有利他主义基因[N];北京科技报;2005年
3 刘鹤玲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利他主义何以存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周竟 黄小希 双瑞;“利他主义”为支点撬动创业之路[N];科技日报;2013年
5 田学科;人类的利他行为与基因有关[N];科技日报;2005年
6 李庆梅(作者单位:中共甘肃省委党校);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点[N];甘肃日报;2006年
7 肖知兴;中国企业需要怎样的价值观(一)[N];证券日报;2005年
8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董映璧;低级的生物 高尚的精神[N];科技日报;2003年
9 王悠然 编译;大众存在“被玷污的利他主义”偏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常绍舜;道德建设应注意层次性[N];社会科学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贞贞;资源理论视角下的利他主义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2 黄立;利他主义的自然基础及限度[D];吉首大学;2015年
3 白叶婷;大众参与产品众筹的动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戴佳妮;索伯—威尔逊进化论利他主义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5 速继明;经济利他主义与理性经济人教条的现实困境[D];上海财经大学;2005年
6 陈净;利他主义的科学诠释与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浩威;基于利他主义稀缺下的封闭系统激励机制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6年
8 王桑园;论道德基础的两种利他主义进路[D];吉林大学;2015年
9 童愈亮;内格尔论利他主义之可能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涂尔干儿童利他主义的特点及其德育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5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4552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