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05:34

  本文关键词: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动态相关性 多元差异 创生 建构 生成


【摘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作为多元差异性的个体参与教学活动,并且这种多元差异表现为动态发展,所以,对学生多元差异动态相关的关注是课程实施的基础。但是,在课程实施中却常常忽视学生的动态相关性,从而降低课程实施的效率。本文基于课程实施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策略研究”,并建构了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在模型中,学生的动机、性别、学习经验和情绪等差异存在于课程实施的“跑道”中,学生多元差异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课程实施的“跑道”中不断的运动着,同时教师和学习材料等其他因素就像“无形的手”一样作用于学生,使学生多元差异进行扫描识别。通过扫描需要教师以学生多元静态差异为起点,以动态为生成,促使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基于静态的多元差异创造一个动态的多元差异,从而走向下一个静态的多元差异,如此螺旋上升,为学生创设适合其发展的课程实施环境。因此,本文围绕这一思路,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分为四个部分对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进行研究与论述:第一部分: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的维度包含动机、性别、学习经验和情绪。实现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需要教师满足学生的静态多元差异,促使学生动态多元差异不断生成,创生下一个静态的多元差异。第二部分:针对课程实施中对学生多元差异动态相关性关注的缺失现象进行分析和解读,反观其在现实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危害,进而分析其原因。第三部分:通过对静态模型的解读,动态模型的建构,加深了对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的理解,并依据模型提出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的实现步骤。第四部分:根据动态相关性模型提出相关策略,使学生感受到“我就是我”、“我的课程”、“我在课程中活着”。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需要教师找准课程实施的起点,把握学生自主建构学习的整体脉络,让师生全身心的参与到课程实施中,实现最大化发展。
【关键词】:动态相关性 多元差异 创生 建构 生成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3
  • 引言13-22
  • (一)问题提出13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13-14
  • (三)研究的方法14
  • 1.文献研究法14
  • 2.案例研究法14
  • 3.理论研究法14
  • (四)概念界定14-15
  • 1.学生多元差异14-15
  • 2.动态相关性15
  • 3.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15
  • (五)研究现状15-20
  • 1.学生的动机差异15-16
  • 2.学生的性别差异16-18
  • 3.学生的学习经验差异18-19
  • 4.学生的情绪差异19-20
  • 5.存在的问题与展望20
  • (六)研究的创新点20-22
  • 1.动态相关性是课程实施合理性的标准20
  • 2.建构了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20-22
  • 一、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的合理存在22-27
  • (一)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的维度22-24
  • 1.动机差异的动态相关性22-23
  • 2.性别差异的动态相关性23
  • 3.学习经验差异的动态相关性23
  • 4. 情绪差异的动态相关性23-24
  • (二)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的逻辑起点24-25
  • 1.静态多元差异24
  • 2.动态多元差异24-25
  • 3.下一个静态多元差异25
  • (三)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的特点25-27
  • 1.主体性的表现25
  • 2.相关性的体现25-26
  • 3.差异性的展现26
  • 4.生成性的实现26-27
  • 二、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缺失的现状、危害及原因27-48
  • (一)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的缺失现状27-37
  • 1.动机差异动态相关性的缺失27-29
  • 2.性别差异动态相关性的缺失29-32
  • 3.学习经验差异动态相关性的缺失32-35
  • 4.情绪差异动态相关性的缺失35-37
  • (二)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缺失的危害37-43
  • 1.动机差异的忽视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37-38
  • 2.性别差异的忽视阻碍学生的发展38-40
  • 3.学习经验差异的忽视使学习经验无用化40-41
  • 4.情绪差异的忽视使学生成为情绪的奴隶41-43
  • (三)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缺失的原因分析43-48
  • 1.动机差异动态相关性的缺失原因43-44
  • 2.性别差异动态相关性的缺失原因44-45
  • 3.学习经验差异动态相关性的缺失原因45-46
  • 4.情绪差异动态相关性的缺失原因46-48
  • 三、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的模型建构48-60
  • (一)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模型的描述48-54
  • 1.建模构成元素48-51
  • 2.静态模型解读51-52
  • 3.动态模型建构52-54
  • (二)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模型理论基础54-58
  • 1.静态模型图理论基础55-56
  • 2.动态模型图理论基础56-58
  • (三)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的实现步骤58-60
  • 1.课程实施的“观望者”58
  • 2.课程实施的“配合者”58-59
  • 3.课程实施的“卷入者”59-60
  • 四、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动态模型策略的实现60-68
  • (一)激发动机差异的动态相关性60-62
  • 1.唤醒学习的欲望60-61
  • 2.引导积极的归因61
  • 3.适当运用外部奖励61-62
  • (二)提升性别差异的动态相关性意识62-63
  • 1.落实不同的任务62
  • 2.因势利导的发挥各自优势62-63
  • 3.打破性别“适宜”行为的界限63
  • (三)促进学习经验差异的动态相关性发展63-65
  • 1.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升64
  • 2.实现学习经验的意义建构64-65
  • 3.创建“自我卷入者”的情境65
  • (四)促进学生在情绪差异的动态相关性“脉络”中发展65-68
  • 1.合理宣泄不良情绪65-66
  • 2.加强情绪修养66
  • 3.营造积极的情绪氛围66-68
  • 结语68-69
  • 参考文献69-72
  • 致谢72-73
  • 论文发表情况73-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佰成;王添;符宁;;中国与国际证券市场的动态相关性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2 耿庆峰;;我国创业板市场与中小板市场动态相关性实证研究——基于方法比较视角[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3 高素英;赵曙明;王雅洁;;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动态相关性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1期

4 袁晨;傅强;彭选华;;我国股票与债券、黄金间的资产组合功能研究——基于DCC-MVGARCH模型的动态相关性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年04期

5 朴基石;;试论中韩股市收益的动态相关性——基于DCC-GARCH模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胡东滨;张展英;;基于DCC-GARCH模型的金属期货市场与外汇、货币市场的动态相关性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2年05期

7 郑鸣;倪玉娟;;货币政策和股票收益率的动态相关性研究——基于DCC-MGARCH和MS-VAR的实证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高艳;陈守东;;人民币汇率与中美宏观经济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年07期

9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蕾;金融资产动态相关性方法及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成龙;中美股市动态相关性及驱动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2 张萌;动态相关性课程实施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3 郭立伟;上证、深证和港股市场的动态相关性和风险溢出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王添;中国与国际证券市场的动态相关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苏佳瑜;上证A股、上证B股和港股市场的动态相关性和金融危机传染性实证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6 许昆峰;光栅刺激下大鼠初级视觉皮层神经元间动态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7 成松豪;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股债动态相关性[D];南京大学;2015年

8 张蕊;投资组合风险管理中动态相关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庄肖瑶;基于SCC模型的金融市场动态相关性与溢出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陈功;金融资产动态相关性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29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729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f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