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泰安市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的基本现状之一就是人口基数大,这个情况说明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广阔性,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从我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党和国家相继发发布了一系列富民政策。中国农民开始逐步兴办工业,先进的工业生产力与渴望致富的农民相结合,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在和城市逐步趋近,但消除历史遗留下的巨大城乡差异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去改善。而农村基础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最重要的任务是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本课题以泰安市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法和综合法的运用,在阅读了许多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多次的一线调查走访,收集了一大批真实可靠的研究数据,从而对泰安市的农村基础教育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当前泰安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管理水平低下;教学力量薄弱;留守子女问题突出;政府投入不足等问题。对此,本课题以泰安市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出发点,通过综合分析和多方调研分析来探讨解决思路,找出导致泰安市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适合泰安市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科学合理高效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泰安市 农村基础教育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5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研究目的9-10
- 1.3 国内外农村基础教育研究现状10-13
- 1.3.1 国外农村基础教育研究现状概述10
- 1.3.2 国内农村基础教育研究现状概述10-12
- 1.3.3 国内学者对于国外在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方面的研究12-13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13-14
- 1.4.1 研究方法13
- 1.4.2 研究思路13-14
- 第二章 农村基础教育的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14-17
- 2.1 农村基础教育的内涵14
- 2.2 研究农村基础教育的理论基础14-17
- 2.2.1 教育选择理论14-15
- 2.2.2 人力资本理论15-17
- 第三章 泰安市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17-33
- 3.1 泰安市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17-20
- 3.2 泰安市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分析20-33
- 3.2.1 关于学校问题的问题分析20-26
- 3.2.2 关于家庭的问题分析26-29
- 3.2.3 关于政府政策的问题分析29-33
- 第四章 发展泰安市农村基础教育的对策建议33-41
- 4.1 关于学校问题的对策建议33-37
- 4.1.1 更新教学观念33
- 4.1.2 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33-34
- 4.1.3 优化学校人事管理34-35
- 4.1.4 发展泰安市城乡共育体系35
- 4.1.5 建立合格高质量教师队伍35-37
- 4.2 关于政策问题的对策建议37-40
- 4.2.1 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37-38
- 4.2.2 促进教育资源公平38-40
- 4.2.3 推进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40
- 4.3 关于家庭问题的对策建议40-41
- 第五章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4
- 附录44-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中建;教师专业素质举隅[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7期
2 胡惠闵;从实践的角度重新解读教师专业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08期
3 闫江涛,李红;论教师的创新素质及其培养[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刘国艳;;职业幸福: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与归宿[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5 侯斌;韩庆芳;;让教师在团结协作中体验幸福[J];中国民族教育;2008年02期
6 刘春悦;;促进学校教师专业素质均衡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理论界;2008年03期
7 李建辉;王晶晶;;教师专业素质结构新探[J];当代教师教育;2010年01期
8 张菊风;;关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成果的分析与反思[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年02期
9 李军;;关于农村教师“合作发展”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年01期
10 潘俊祥;认真抓好教师素质与素质教育[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光;;浅谈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2 张仁德;;大力推进教师研究性学习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中国名校卷(四川卷)[C];2013年
3 张仁德;;大力推进教师研究性学习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四川卷)[C];2013年
4 徐芳;;浅谈教师的心理特征及管理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5 陈建兵;张春梅;;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杨明光;;浅谈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7 合肥市48中课题组;;在反思中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模式[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8 ;创新研训机制 注重内涵发展 着力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三河市教师教育工作汇报交流材料[A];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黄红艳;;浅论教师的自主性专业化发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10 陈云;;影响教师决策的因素[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西省弋阳县教体局教研室 陈江;教改成功关键在于教师专业素质[N];中国教育报;2013年
2 江苏省宿迁中学 高鹏 宋月;教师培训应走出唯技术倾向的误区[N];中国教育报;2014年
3 ;大学校长说教师专业化[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汪坚;市九小教师专业强[N];湛江日报;2007年
5 王少元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师资培训中心教研部主任;以绩效引导“加法时期”的教师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通讯员 张俊英 王森远;大城县积极探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新机制[N];廊坊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黄淑真 吴国华;济宁九中:多举措引领教师专业成长[N];济宁日报;2011年
8 第四十一中学 曹卫芳;实施互动评价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天津教育报;2008年
9 泗洪县石集中学 周继栋;把教师引上幸福的研究之路[N];江苏教育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柴葳 刘琴;农村教师期待更多公共政策阳光[N];中国教育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阳利平;教育变革中的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董辉;教师专业判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广芳;现象学视角下高校英语新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文敏;农村新机制教师工作思想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唐雅妮;幼儿园大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李婷;小学城乡家校互动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蒿瑞芳;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混合式培训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张开洲;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指标体系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梁文宸;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一体化标准现状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7 陈宋轶;教学反思水平的分析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文翠;小学高年级学生最喜爱语文教师的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9 杨柳;贵阳市初级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素质调查[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王瑞晓;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34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83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