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分课堂模式下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用
本文关键词:基于对分课堂模式下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用
【摘要】: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前还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较混乱,尚无规范化和系统性,也没有明确规范的教学模式。与国外相比,心理健康课程设计还没有脱离传统模式课程。但是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更擅长促进学生认知发展,而非情感价值观上的洞察力,这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很难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对分课堂作为新式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的弊端,把课堂运作形式分为三个部分,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让学生感悟、体验、演示、调整并最终内化吸收,这一流程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要求。在考虑到理论与现实意义的条件下,从对分课堂理论出发,探索对分课堂理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应用。尝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运用对分课堂模式,来了解此模式与传统模式下的心理课堂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学习动机、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探讨是否可以尝试多模式或新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围绕这一目标,本研究整体采用教学干预模式,分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一采用测量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学习动机的问卷前后测的方式,通过数据来探索对分课堂模式下的心理课堂相对于传统模式相比,对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学习动机、情绪管理是否有提高作用;研究二通过定性手段,即运用课堂实录视频来定性分析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价。根据教学干预定量结果和教学录像视频定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在人际关系主题下,运用对分模式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对于提高高一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情绪管理方面有促进作用。(2)心理健康教育课运用对分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和学生参与度。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对分课堂 教学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文献综述9-13
- 1.1 对分课堂9-11
- 1.1.1 对分课堂的定义9
- 1.1.2 对分课堂的理论基础9-11
- 1.2 对分课堂作用机制及应用现状11-13
- 2 问题提出13-16
- 2.1 对以往研究的评价13-14
- 2.2 研究意义14-15
- 2.2.1 理论意义14-15
- 2.2.2 现实意义15
- 2.3 研究思路与程序15-16
- 2.3.1 研究思路15
- 2.3.2 研究程序15-16
- 3 研究一 运用对分模式对课堂进行教学干预实验16-24
- 3.1 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16
- 3.1.1 研究目的16
- 3.1.2 研究假设16
- 3.2 研究对象和方法16-17
- 3.2.1 研究对象16
- 3.2.2 研究工具16-17
- 3.3 实验处理和实验过程17-18
- 3.3.1 实验处理17-18
- 3.3.2 实验过程18
- 3.4 干预方案与无关变量的控制18-19
- 3.4.1 干预方案18-19
- 3.4.2 无关变量的控制19
- 3.5 干预效果评估分析19-24
- 3.5.1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匹配19-20
- 3.5.2 两次测量的各量表指标的信度20
- 3.5.3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的结果比较20-24
- 4 研究二:针对课堂录像的质性分析24-31
- 4.1 研究目的24
- 4.2 确定观察维度和参考点24-25
- 4.3 录像记录以及质性分析25-31
- 4.3.1 视频记录25-26
- 4.3.2 录像质性分析26-31
- 5 讨论31-36
- 5.1 对分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性探讨31-32
- 5.2 对分课堂在心理健康课中的作用机制32-33
- 5.3 对分模式对学生的影响33-34
- 5.4 对分课堂应用的教学建议34-36
- 6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43
- 附录43-48
- 致谢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晓霞;;新课堂模式解读[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2年01期
2 郝玉科;;“三梳”“双问”课堂模式[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2年Z6期
3 黄雪梅;;“2/3有效课堂模式”的实践探索[J];广西教育;2012年34期
4 杨国珍;;“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之我见[J];新课程(中旬);2013年05期
5 刘优;;“物理幸运52”课堂模式的尝试[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14期
6 丁聪;素质教育课堂模式[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04期
7 孟繁英;论“协同教学”的课堂模式与学生心理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0年01期
8 吴兴锐,盛太顺;激活课堂 培养能力——浅谈“趣、疑、思、创”数学课堂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7期
9 付莉;新课堂模式的思考[J];教书育人;2004年05期
10 周灵敏;关于研究性学习课堂模式的探索[J];河南科技;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国芬;;浅谈如何使小组合作的课堂模式更有效率[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年
2 朱立峰;;论化学探究式教学的课堂模式[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杨夏菲;;浅谈卓越课堂模式下小学生开放型体育课的调控[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2013年
4 刘明;;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构建[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C];2014年
5 耿素云;;改革课堂模式 尝试分类教学[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6 阚永宽;;重视发挥教师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模式中的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年
7 吕桂娟;;“3+1”课堂模式改革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8 李庆华;马凤;;提高课堂效率,从课堂模式开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9 陆战伟;;农村中学“五步教学”课堂模式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 李庆华;马凤;;提高课堂效率,从课堂模式开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晨 昊坤;《全优设计》,打造45分钟最佳“课堂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四川省邻水中学实验学校 任文睿;初中语文三分课堂模式初探[N];四川科技报;2010年
3 长垣县樊相镇一中 杨红伟 杨秉义;“五让六环节”课堂模式初探[N];新乡日报;2010年
4 旬邑 王斌;素质教育目标教学课堂模式初探[N];咸阳日报;2010年
5 刘淑真 温泉县哈日布呼镇中心小学;课堂模式改革带来的变化[N];博尔塔拉报(汉);2012年
6 宋怀忠 刘少华 张天锦 记者 汪江婷;探索有效教学课堂模式 让教育为生命增辉[N];广元日报;2012年
7 张红纺 邓志杰;体现课程改革全新理念 探索课堂模式创新途径[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王邦建;夹江:外小导学型课堂模式显成效[N];乐山日报;2009年
9 湖北省沙洋县长林中学 王顺安;创建新课堂模式[N];中国教师报;2014年
10 ;课改是教改的关键[N];中国教师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基升;黄梅县“四学”本真高效课堂模式案例研究[D];黄冈师范学院;2015年
2 龙之秀;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模式病象探源及其应对策略[D];黄冈师范学院;2015年
3 毕宁;中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效率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魏庆;翻转课堂模式及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宋涛;基于Moodle平台的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6 辛晓霞;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翻转课堂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小丽;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赖永平;高效课堂模式下万宁中学高三数学复习的实践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潘鸿儒;“一三六”高效课堂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10 赵鑫;翻转课堂模式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22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922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