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互评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同伴互评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互联网+”计划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互联网+”益民服务明确提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网络课程学习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网络课程中现有学习评价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从而导致网路课程中的学习者学习动机不强、学习质量不高、学习者辍学率高等问题。同伴互评在网络课程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习者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提高网络学习的效果。国内外众多学者已经从同伴互评的有效性、同伴互评的影响因素、同伴互评的组织实施过程、网络课程中的同伴互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探索出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方法。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同伴互评的影响因素,分析网络课程中同伴互评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网络课程的内容特点和评价需要,提出网络课程环境下同伴互评的三种类型,包括同伴评分型互评活动、同伴反馈型互评活动、同伴交互型互评活动。根据不同的互评类型,设计网络课程中的同伴互评学习活动,包括互评目标的设计、互评任务的设计、互评标准的设计、互评主体的角色设计、互评的组织实施过程设计五个方面。提出了同伴互评在网络课程中有效应用的策略,包括环境激励策略、动机激励策略和能力提升策略。以导师执教的《教育技术学导论》为例,设计网络课程同伴互评的实施方案,检验所设计同伴互评活动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设计的同伴互评活动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对于提升学生的网络课程学习是有效果的。文章的最后,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同伴互评 网络课程 设计与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34;G40-05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2
- 1 绪论12-31
- 1.1 研究背景12-13
- 1.1.1 网络课程学习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12
- 1.1.2 同伴互评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评价方式12-13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14
- 1.2.1 研究目的13-14
- 1.2.2 研究意义14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4-17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研究方法15-17
- 1.4 相关概念界定17-18
- 1.5 相关研究现状18-31
- 1.5.1 关于同伴互评的有效性方面的相关研究18-22
- 1.5.2 关于同伴互评效果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相关研究22-26
- 1.5.3 关于网络课程同伴互评的相关研究26-30
- 1.5.4 研究现状总结30-31
- 2 网络课程同伴互评活动的设计31-44
- 2.1 网络课程同伴互评活动的类型31-34
- 2.1.1 同伴评分型互评活动32
- 2.1.2 同伴反馈型互评活动32-33
- 2.1.3 同伴交互型互评活动33-34
- 2.2 三种类型网络课程同伴互评活动的设计34-44
- 2.2.1 同伴评分型互评活动的设计34-37
- 2.2.2 同伴反馈型互评活动的设计37-41
- 2.2.3 同伴交互型互评活动的设计41-44
- 3 网络课程同伴互评应用的策略44-52
- 3.1 同伴互评的环境激励策略45-48
- 3.1.1 提供人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45-46
- 3.1.2 打造互惠共享的群体文化46-47
- 3.1.3 营造客观公正的评价氛围47-48
- 3.2 同伴互评的动机激励策略48-49
- 3.2.1 合理分组,实现群体的优势互补48
- 3.2.2 善用开放勋章,提高学生同伴互评的积极性48-49
- 3.2.3 纳入绩效考核,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9
- 3.3 同伴互评的能力提升策略49-52
- 3.3.1 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50
- 3.3.2 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50-51
- 3.3.3 增强学生的总结反思能力51-52
- 4 《教育技术学导论》网络课程同伴互评实施与检验52-97
- 4.1 网络课程同伴互评活动的实施环境分析52-53
- 4.2 《教育技术学导论》同伴互评方案设计53-55
- 4.3 网络课程同伴互评的具体实施过程55-86
- 4.3.1 同伴评分型互评活动的实施过程55-67
- 4.3.2 同伴反馈型互评活动的实施过程67-79
- 4.3.3 同伴交互型互评活动的实施过程79-86
- 4.4 网络课程同伴互评应用效果检验86-97
- 4.4.1 网络课程同伴互评的检验指标86-87
- 4.4.2 网络课程同伴互评的具体检验过程87-94
- 4.4.3 应用效果访谈分析94-96
- 4.4.4 应用效果总结96-97
- 5 总结与展望97-100
- 5.1 研究总结97-98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98-100
- 参考文献100-10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06-107
- 致谢107-10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小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同伴互评培训策略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梁颖;;同伴互评在英汉笔译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可靠性[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3 尹元;;国内外语言测试中同伴互评研究述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刘晓静;;基于网络的同伴写作互评研究述评[J];英语教师;2013年07期
5 马志强;王雪娇;龙琴琴;;基于同侪互评的在线学习评价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4年04期
6 杨阿朋;;有效同伴互评的指导原则在国内外实证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2012年57期
7 李光霞;;同伴互评在任务型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赵金桂;;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同伴互评模式实施的影响因素及策略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5期
9 杨阿朋;;同伴互评机制中学生书面反馈的语类结构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10 张福慧;邹丽丹;戴丽红;;认知学徒制在网上英语互评中的应用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秀玲;窦琴;;大学生英语习作评改新模式——自我评估与同伴互评[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纳甜;语文新课标下的初中作文互评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宏美;基于同伴互评反馈机制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芦诗雨;基于微博的大学英语写作同伴互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4 孙兰;同伴互评对中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如;基于信息整合方法的网上同伴互评评阅人推荐系统分析与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6 张小艳;同伴互评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7 李伟;大学生在英语写作同伴互评活动中的互动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陈伟;初中英语写作同伴互评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雪娇;促进理解的网络同伴互评活动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10 朱婷;同伴互评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23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923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