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德育研究的视域转换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德育研究的视域转换
【摘要】:历史地看,德育研究"从困境到出路"的取径强化了"向上看"、"向后看"、"向己看"等维度,从而带来浪漫化、悲观化、虚无化等后果。有鉴于此,就需要进行视域的转换,这意味着德育研究有必要从单向地"向上看"、"向后看"、"向己看"转向微观意义上的"向下看"、正面意义上的"向前看"、对话意义上的"向他看",视域的这种转换同时也进一步趋向视域的融合。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道德教育 研究视域 转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12JZD002]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现代社会道德问题层出不穷,一再突破人类所能忍受的底线……道德教育不但在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道德问题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而且自身的生存也存在巨大的危机。”[1]“在一个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实际上日益被边缘化的时代”[2],“德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表现为一种‘症候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丹阳;论学校德育研究的方法及其发展趋势[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刘献君;德育研究要回到基本问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01期
3 赵红全;德育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探析[J];青年研究;2004年04期
4 赵红全;德育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05期
5 赵红全;学校德育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探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6 贺凤兰,王凤云;从高校德育研究论文的产出看我国德育研究现状及趋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12期
7 符惠明;;对新时期高校德育研究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01期
8 郭喜青;;“九五”以来德育研究课题的分布及特点[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田园;;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高校德育研究现状述评[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孙国友;黄孙庆;;改革开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进展与趋势[J];基础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孙庆;唐德海;;改革开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尹鹏吾;;大学生网络德育研究初析[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后记[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蔡定平;育人先育德[N];黔西南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马一梅 赵辉;森工职教 播撒绿色新希望[N];黑龙江日报;2014年
3 记者 江卉邋通讯员 祝正洲 实习生 周丽;武昌“阳光教育”推向全国[N];湖北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颖;转型期中国学校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河南大学;2011年
2 饶玉梅;我国学科德育研究现状及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黄充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4 王夫营;中国高校德育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杜国君;问题型中学生德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薛世忠;网络文化下青少年德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艳秋;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德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79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979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