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中选择题的要素、关系及设计模式

发布时间:2017-10-20 15:01

  本文关键词: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中选择题的要素、关系及设计模式


  更多相关文章: 阅读理解测试 选择题 命题模式


【摘要】:选择题是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的重要样式,题型设计的关键要素是确定测试点、设计测试任务和干扰项,实质是处理阅读材料与测试能力、题干与选项、正确项与干扰项之间的关系。三要素间关系的处理方面有一些固有模式,辨析这些关系的内在逻辑可以提出命题改进思路。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阅读理解测试 选择题 命题模式
【分类号】:G634.3
【正文快照】: —测试占的意义及框架■ 测试点就是测量目标,就阅读理解题来说,测试点是阅读能力与具体阅读材料的结合点。例如,对小说来说,理解人物形象是有效的测试点。测试点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关系着测试的效度,对语文教学及语文教育的导向也会产生显著影响。 我国高考试卷测试点的选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保平;’99高考语文试题的创意对语文教学的启示[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朱宏亮;2001年对口高考语文备考思路[J];职教通讯;2001年03期

3 马红民;2002年高考语文命题变化和针对性复习建议[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5期

4 文文;2002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简析[J];语文建设;2002年09期

5 张素娟;2005年高考语文备考复习指[J];职业技术;2005年04期

6 周红;2004年湖南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试题评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8期

7 陈祥书;高考语文“电脑阅卷”应该缓行[J];教学与管理;2005年28期

8 谭小明;;浅谈高考语文复习的开展[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4期

9 王芳耀;;高考语文卷之广义课程因素的渐次追加性引入及其命意——从北京近年高考卷谈开去[J];语文建设;2006年08期

10 吴早先;;高考语文的标准答案[J];咬文嚼字;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尤志心;;从高考语文题谈语言的得体性[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2 张艳;;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谈谈对诗的鉴赏[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景华;2013高考北京卷说明公布[N];光明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赵婀娜;高考语文题 更关注时事[N];人民日报;2013年

3 谭旭东;“分数论成败”思维不改掉,,高考语文增加到千分又如何?[N];中国艺术报;2013年

4 张彬福;高考语文应重视文化立意[N];人民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李林霞;今年高考“一目”就可“了然”[N];山西日报;2011年

6 诗人、文学博士、深大文学院副教授 徐晋如;高考语文题就该“深”点[N];深圳商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井波 见习记者 董少华;新高考释放新信号[N];新疆日报(汉);2011年

8 临洮中学 张正彪;谈高考语文教学[N];甘肃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饶翔;光明日报文章成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N];光明日报;2014年

10 ;高考阅卷组组长:平时写作好高考得高分[N];文汇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燕玲;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语文自主命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W

本文编号:1067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067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4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