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乡土历史教材的编写与再修订建议——以《成都历史》的编写和修订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21 04:11

  本文关键词:乡土历史教材的编写与再修订建议——以《成都历史》的编写和修订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乡土历史教材 《成都历史》 编写实践


【摘要】:按照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的原则,以五个版本的《成都历史》的编写和修订为例,从一个侧面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土历史教材演进的大体过程,深入探讨乡土历史教材的编写原则、内容选取和呈现方式等问题。遵照中共"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精神,依据教育部关于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要求,对改进乡土历史教材编写提出建议: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坚持发展着的唯物史观的指导;重视现当代乡土史;融乡土意识与开放意识于乡土历史教材之中;乡土历史教材应成为"学材";扩大乡土历史教材使用范围的可能性;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作者单位】: 成都大学;
【关键词】乡土历史教材 《成都历史》 编写实践
【分类号】:G633.51
【正文快照】: 一、《成都历史》的编写重视乡土历史的讲述是中国古代、近代历史教育的传统。以1949年为起点的中国现代历史教育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从历年制定和实施的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如1963年颁发的《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和《全日制中学历史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吉敏;如何选择运用历史教材中的图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年04期

2 黄升华;应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教材的能力[J];教育评论;2001年02期

3 陆安;历史教材创新与历史教学创新[J];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Z1期

4 何文富;浅谈如何处理历史教材与教学的关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9期

5 史广洲;中国历史教材近代化的进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王锡武;浅论历史教材隐性知识的挖掘[J];教学与管理;2002年28期

7 王锡武;深化和整合历史教材的基本途径[J];教学与管理;2004年33期

8 钱洪潮;;重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隐性知识[J];教学与管理;2006年10期

9 汪新栋;;对历史教材中资料卡片该如何处理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10 王月娟;;历史教材上“灵魂”的寻找与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兴仑;;把地方史与中国历史教材相结合进行教学的作法和体会[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2 延军;;抗战馆深化社会教育的新尝试[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丛第三辑[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四川省旺苍中学 杨毅;历史教材给了学生什么[N];广元日报;2007年

2 巴香兰;浅谈阅读历史教材[N];伊犁日报(汉);2010年

3 茆雷磊;台湾历史教材“去中国化”,引发抗议[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4 方晓;李明博提议韩日共编历史教材[N];东方早报;2008年

5 盐城市时杨中学 曹勇;如何有效运用历史教材[N];江苏教育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刘蓓蓓;湘版历史教材首次走出国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7 ;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N];北京日报;2000年

8 张英 贺靓;上海二期课改历史教材在争议中停用[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高毅;对历史有着“自己的看法”[N];中国文化报;2014年

10 王晓枫;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审美教育[N];西藏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邹琴;进贤县乡土历史教材开发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马利娟;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与七年级历史教材的编写[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3 邹总兰;深挖历史教材 弘扬传统美德[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冬平;发挥历史教材中文献资料的教育功能[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余爱芳;历史教材内容“教学化”的处理方式与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欧平;美国高中历史教材有关中国史部分内容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阿斯古力·吐逊;普通高中维吾尔文历史教材用词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8 侯顺新;保定地区中学乡土历史教材编写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71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071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5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