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学”的内涵及其分析框架研究
本文关键词:“教育数学”的内涵及其分析框架研究
【摘要】:近年来,"教育数学"成为备受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领域。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揭示"教育数学"的内涵:既关注"数学本质",又关注"教育形态";并以函数为例,从数学本质、数学展现、认知特征、课程目标四个维度设计"教育数学"的基本框架,进而提出若干值得研究的相关课题。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台州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资助(13dz2260400)
【分类号】:G633.6
【正文快照】: 21世纪以来,张景中院士大力提倡“教育数示其形式化背后火热的思考过程。[2]学”,这是我国数学教育中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研这样一来,我们要问:“教育数学”,即教育形究领域,影响深远。2009年,科学出版社推出了一态的数学,其基本框架应该是怎样的?怎样把“冰套丛书——《走进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蒙春;;教师专业化下数学教育形态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5期
2 陆新丰;;数学教育形态优化的几个做法[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07期
3 贾秀玲;王继禹;;对数学的教育形态的理解和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张奠宙;教育数学是具有教育形态的数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5年03期
5 夏玉钦;;基于教育形态三个基本点的探视[J];中国教师;2009年18期
6 蒙春;;从知识的结构化看教育形态数学[J];大家;2012年08期
7 张奠宙;关于数学知识的教育形态[J];数学通报;2001年04期
8 高荣国;网络教育形态的本质特征[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S1期
9 高荣国;网络教育形态的本质特征[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8期
10 苏明强;数学的文化品位和教育形态[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方均斌;;教育形态下数学信息传递特征探析[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立军;;浅谈对“三结合”教育的认识[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3 殷雪萍;;不同文化背景烘焙下的教育形态[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俊波;;从一个“网虫”的转变看“三结合”创新教育的实效性[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光俊;应试教育该休矣[N];云南日报;2011年
2 李炳亭 中国教师报总编辑助理、编辑部主任;还有什么能超越“道德”[N];中国教师报;2012年
3 胡乐乐;“在家教育”不合法、不可取[N];光明日报;2012年
4 西江日报评论员 叶树浓;给学生减负,家长会响应吗?[N];西江日报;2012年
5 张建峰 徐珂;农村美术教育任重道远[N];中国艺术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胥茜;教育是有理想者的事业[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沈兰;新媒体改变教育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记者 代建新 通讯员 高景辉;科学发展的壮丽乐章[N];驻马店日报;2010年
9 单士兵;科技创新的“酵母”是什么[N];成都日报;2006年
10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 周稽裘;努力实现职成教事业可持续发展[N];江苏经济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显义;网络环境下非线性主干数学单元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73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173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