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计白当黑,在空白中感受诗情

发布时间:2018-04-04 14:11

  本文选题:古诗词鉴赏教学 切入点:诗词留白 出处:《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以现实主义的《诗经》、浪漫主义的《楚辞》这两大山峰为源起,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唐诗宋词元曲以不同形式展现了古诗词的万千气象。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名家辈出,屈原、陶渊明、谢灵运、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而名作更是层出不穷。而伴随着诗词创作的发展,诗词的创作美学和鉴赏美学也在不断发展,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最终使中国传统诗词具有了自成一统、独具特色的一套创作和审美模式。而诗词的学习更是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变革,古诗词教育却逐渐成为了语文教育的一个难点。学生排斥古诗词学习,而教师对此经常-筹莫展。可以说,改变古诗词教学的这种状况,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而由于“留白”是古诗词创作的重要手法,所以通过让学生学会品读留白,应是帮助学生掌握独立鉴赏诗词的方法,对诗词进行独立解读,进而唤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的一个有效方式。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关注“留白”这一手法的内涵,梳理古典鉴赏理论和传统鉴赏方法中对于诗词留白鉴赏的研究,着眼于将其与现代课堂教学相结合,来实现帮助、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探索、认识诗词留白,掌握自主鉴赏诗词留白的方法的教学目的,从而让学生爱上古诗词,爱上中华传统文化!
[Abstract]:Classical poetry is a precious heritag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Starting from the realistic Book of songs and Romantic songs of Chu,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i, Jin and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Tang, Song and Song Dynasty Yuan qu showed the ancient poetry in different forms.In this development process, famous scholars, qu Yuan, Tao Yuanming, Xie Lingyun, Li Bai, du Fu, Wang Wei, Wang Wei.And masterpieces are endless.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etry creation, the creation aesthetics and appreciation aesthetics of poetry are developing constantly, they complement each other, promote each other, and finally make Chinese traditional poetry have a set of creation and aesthetic mode with its own unity and unique characteristics.The study of poe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However, with the change of times and the reform of educational thoughts and methods, the education of ancient poetry has gradually become a difficult point in Chinese education.Students reject the study of ancient poetry, and teachers often-pay no attention to it.It can be said that changing the situation of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is the top priority of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Since "white space" is an important technique in the creation of ancient poetry, it should be a way to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independent appreciation of poetry and to interpret poetry independently by allowing students to learn to read white space.Thus arous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ancient poetry is an effective way.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case stud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notation of "white space", combs the classical appreciation theory and the traditional appreciation method, and focuses on the combination of classical appreciation theory and traditional appreciation method, with a view to combining it with modern classroom teaching.To help, guide students to explore consciously, understand poetry left white, master the teaching purpose of the method of independent appreciation of poetry, so that students fall in love with ancient poetry, fall in lov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益斌;古诗词教学如何激发审美自觉[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朱红英;古诗词教学浅谈[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3 周晓曦;;古诗词教学——朗读寻趣[J];大学时代;2006年09期

4 施茂枝;;疏言 显象 悟意 化言——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路[J];语文建设;2006年01期

5 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01期

6 毛学良;;关于新课标下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感受[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王晓枫;;古诗词教学中要重视培养朗诵能力[J];晋中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黄吉鸿;;小学古诗词诵读创新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06年S1期

9 谢金辉;;“通读、通讲”的古诗词教学法[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3期

10 吴征翠;;古诗词教学中“读”的艺术[J];写作;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孙慧玲;;诗“情”+画“意”=诗意——浅论小学情景交融类古诗词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2 覃冬梅;;浅谈初中古诗词的鉴赏技巧[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3 吕衡;;锦上添花——运用多媒体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将顶旭;;《忆江南》教学反思[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5 王春霞;;古诗词赏析技法例谈[A];2014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6 蒋瑞霞;;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A];2014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7 赵欣;;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的思考[A];2014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张娟;;初中古诗词比较阅读教学之我见[A];2014年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罗英;;阅读古诗 陶冶情操——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堰市东桥中心小学 陈佩芬;小学生古诗词诵读“三要素”[N];江苏教育报;2012年

2 张家界四中教师 郑玉兰;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尝试[N];张家界日报;2013年

3 贵州省黔西县铁石中学 王杰;古诗词教学之我见[N];大众科技报;2007年

4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芦艳 黄剑;古诗词走进海州小学校[N];连云港日报;2008年

5 永年四中 陈付林;中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的几个环节[N];学知报;2010年

6 上蔡县东岸乡大苏学校 黄翠平;如何培养小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N];驻马店日报;2014年

7 织金县龙场镇中心村小学 罗皎瑜;浅论小学古诗词教学修辞手法[N];山西青年报;2014年

8 广汉市七一学校 肖玲;浅析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N];学知报;2011年

9 海安县实验小学 张蓉;浅析古诗词教学的情趣化取向[N];江苏教育报;2013年

10 绍兴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 章玲花;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点滴谈[N];绍兴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琦;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王艳燕;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于航;试谈初中古诗词情趣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凤娟;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反思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海波;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群伟;中职校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汪光宏;基于“生命需要”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丽萍;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雒婷婷;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10 崔玉颖;文本互涉理论与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10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710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9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