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导师工作室团队:力推教学反思深化

发布时间:2018-04-05 08:08

  本文选题:教学观 切入点:教学活动 出处:《语文建设》2017年16期


【摘要】:正一教学反思作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途径,受到较多教研关注。一般认为它是指教师为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1])在当前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促进教师形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十分迫切。
[Abstract]:As a way to improve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vel, reflection on teaching has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from teaching and research.It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a positive, continuous, thoughtful, in-depth, self-regulating thinking of the education, teaching activiti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or are taking place and the theories, assumptions behind them, in order to achieve effective education, teaching and learning.And in the course of thinking,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problems encountered are clearly represented, and the process of actively seeking a variety of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s. (1)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curriculum reform,It is urgent to promote teachers to form the habit of teaching reflection.
【作者单位】: 吉林省教育学院;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学;
【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课题“高中语文网络教研微生态构建研究”(课题编号ZD1721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申继亮,刘加霞;论教师的教学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3 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金山;;高中教师自我发展视域下的教学反思策略[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7年03期

2 黎微;李晖;;论大学英语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3 陆莉敏;严青;;中学地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年11期

4 刘健智;周婷;;探究式: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17年03期

5 彭玉华;;反思性教学的起点、重点和落点[J];语文教学通讯;2017年16期

6 张玉新;韩春泉;;导师工作室团队:力推教学反思深化[J];语文建设;2017年16期

7 付立伟;相春梅;;“心里话”促我成长[J];新课程(中);2017年05期

8 付鹏;;试论体育教学反思[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9 汪晶晶;;多学科视野下探究教学失范归因及常态回归[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10 张海;;实践理论视角下民族院校社会工作实践教学“366”模式构建[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熊川武;试析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2 辛涛;教师反思研究述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3 熊川武;论教育实践合理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4期

4 艾四林;哈贝马斯论“生活世界”[J];求是学刊;1995年05期

5 沈晓阳;规律·趋势·人的活动[J];哲学研究;198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娜;教学观研究及对教学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2期

2 张雄伟;;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6期

3 唐晓文;;数学教学观的转变与发展创新[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科学与人文相融的教学观[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5年Z6期

5 盛丽娜;对师训教学目标的再认识[J];安徽教育;1991年Z1期

6 邵龙瑞;在物理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J];中专物理教学;1999年04期

7 王柏勋;古代情趣教学观的形成和发展[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单莲芳;教学案例的撰写[J];教学与管理;2004年26期

9 冯业勇;;关于“大语文”教学观的认识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年08期

10 王顺奇;;关于语文教学观的几点思考[J];文学教育(中);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梅;;教师教学小议[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2 张春霞;;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3 杨明生;;化学新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1分会:基础化学教育[C];2014年

4 王映红;;语文教学也应触“网”——浅谈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福生;芦燕君;;让学生成教学的主体[A];第六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马德山;;论“教师批,学生改”的作文教学观[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7 吕彩霞;;新课标下化学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8 姚计海;申继亮;;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自主与教学创新观念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云刚;;树立“大体育”教学观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10 谭小华;;基于科学取向教学论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江市教育局;关于实施有效教学,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意见[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樟树市永泰初中 杨毕 张艳芳;搞好教学创新的几个必要条件[N];宜春日报;2007年

3 ;语文课应适时进行教学反思[N];安康日报;2010年

4 山东省沾化县利国乡利国实验学校 王秀英;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N];学知报;2011年

5 唐山市第五十九中学 赵惠琴;浅谈“寓教于乐”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N];唐山劳动日报;2005年

6 江西省彭泽县第二中学 曹华锋;浅议新课标下化学教学对学生品质的培养[N];学知报;2010年

7 甘谷一中 杨志宏;浅析新课程下的物理教学[N];甘肃日报;2010年

8 江苏省宿迁市宿迁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 李彩红;浅谈探究式教学[N];学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刘艳梅 特约通讯员 汪路霞;洪亮的数学教学观[N];江苏教育报;2010年

10 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校 段翠红;新课标下化学教学中学生品质的培养[N];学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景超;研究分析建构教学观念与数学教学技能的转化[D];延边大学;2015年

2 孟祥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课的有效教学[D];渤海大学;2015年

3 谭洪岩;延吉市第七中学语文“生本”教学的现状调g敕治鯷D];延边大学;2015年

4 颜小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现状的调查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贡静静;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改写”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高梅梅;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观念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海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8 荆慧芳;高中历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课教学设计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邱培云;职前数学教师与经验型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比较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陈晓燕;初中学科教学“德育点挖掘”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D];北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13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713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a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