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教材栏目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本文选题: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 切入点:栏目 出处:《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栏目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呈现形式,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那么新教材中栏目使用情况如何?教材中栏目如何开发、使用才能落实新课程目标?对教材完善和教师使用教材有直接的影响。本研究依据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和教材观、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和多元智能理论三大理论,采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以甘肃省岷县某高中240名学生和17位物理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高中物理教材栏目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本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对物理必修系列教材中的栏目从数量、特点、分布、功能、分类等方面做了详细的研究。第二部分对学生和教师从不同的维度进行问卷调查。最后针对研究结果,结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理论基础,从教材编写、教师、具体栏目使用三个层次提出相应的建议。通过对栏目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栏目数量和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各单元中栏目分布形式多样、各有侧重、组织灵活;各类栏目都有其独特的育人功能;部分栏目分布不太合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实验类栏目学生有动手意愿,但在具体实施中学生参与很少;对科普类和讨论类栏目学生只是对感兴趣的浏览,教师忽视了该类栏目的教学或缺乏相应的指导;对习题类栏目学生只做老师安排的习题,部分内容没有关注;大部分教师对栏目教学认可,认为使用好栏目对教学是有帮助的;对教材的使用教师不愿做一个“开发者”更喜欢做一个“执行者”的角色;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时间紧张、课程资源有限、缺乏相应的指导策略是制约教师使用栏目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增加“课题研究”栏目的数量,并将该栏目穿插在教材中;增加“章检测”、“习题类答案”、“附录”等栏目;加大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设置“网址链接”栏目,并制作成二维码的形式穿插在教材中;加大对教师的培训;教师要牢固的确立新课程理念,坚定的走新课改的道路;物理教师应重视栏目教学,积极开发和应用栏目;坚持学习完善自己;教师和学生应转变观念,不为考试而学习。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resentation form of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column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to realize the course goal.What about the use of columns in the new textbook?How to develop and use the columns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to implement the new curriculum objectives?It has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use of teaching materials by teachers.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vist view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aterial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gnition a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questionnaire.In this paper, 240 students and 17 physics teachers in a senior high school in Minxian County of Gansu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and studied.This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makes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number, characteristics, distribution,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and so on.The second part surveys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dimensions.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high school phys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heoretical basis, from the textbook preparation, teachers, the use of specific columns three levels of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lumn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kinds of columns; the columns in each unit have various forms of distribution, each has its own emphasis, and the organization is flexible; all kinds of columns have their unique functions of educating people;The distribution of some columns is not very reasonable.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experimental students have the will to do the work, but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ve little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the students of the popular science and discussion programs are only interested in browsing.Teachers ignore the teaching of this kind of columns or lack of corresponding guidance; they only do exercises arranged by teachers for students in exercise columns, and some of the contents are not paid attention to; most teachers approve of column teaching and think that using good columns is helpful to teaching;Teachers do not want to be "developers" and prefer to be "executors"; teachers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textbooks, time is tight, and curriculum resources are limited.The lack of corresponding guiding strategies is the main reason for restricting teachers' use of columns.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subject research" columns and inserting them into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dding "chapter checking", "problem type answers", "appendix" and so on; increas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resources.Set up the "website link" column, and make the form of QR code interspersed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increase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teachers should firmly establish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firmly take the path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physics teacher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column teaching,Actively develop and apply columns; insist on learning and perfecting themselv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change their ideas and not study for exams.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力,祁秀云;谈高中物理的审题方法[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2 谭洪元;高中物理学习的认知困难与化解[J];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Z1期
3 杨成全,赵静心;高中物理新教材的鲜明特色[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徐光杰;对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反思[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9期
5 吴凯;浅谈高中物理的台阶及跨越的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云云,孟昭辉;影响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现象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02期
7 高忠明,高兆宏,范中和;高中物理差生的转化策略[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涂家桢;读新编高中物理(必修)教材的体会[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S1期
9 吴敏芳;例谈“面积”概念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J];现代物理知识;2003年05期
10 黄俊华;关于高中物理复习与方法[J];九江师专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军;;浅析高中物理中“黑箱”的辨识方法[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2 王争;;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衔接的一点尝试[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赖小平;;浅谈高中物理课改中渗透科学探究思想的重要性[A];第四届西部十二省(区)市物理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宝山;;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教学大纲变革的历史回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李祖华;;新课程实施中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状况的调查与启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6 刘家斌;李景鑫;;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思路[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汉兵;;浅析高中物理远距离输电[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8 王军茵;;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崔成男;;浅谈高中物理学习方法[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10 刘雄硕;陈锦涛;;普通高中物理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灌云县杨集中学 张长华;浅析如何学好高中物理[N];学知报;2010年
2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万胜高中 冷东霞;浅析如何学好高中物理[N];学知报;2010年
3 西青区王稳庄中学 王琴 卢永红;解决高中物理问题的五个环节[N];天津教育报;2013年
4 晴隆县第二中学 杨文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能力[N];贵州民族报;2013年
5 义龙新区龙广一中 韦康;怎样让后进生学好高中物理[N];贵州民族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全省高中物理优秀课评比暨经验交流会在溪召开[N];本溪日报;2008年
7 秦安县第二中学 康玉;如何学好高中物理[N];甘肃日报;2009年
8 九江县一中 杨清林;谈谈怎样学好高中物理[N];九江日报;2009年
9 翼城中学校 杨燕清;教师如何让学生轻松学习高中物理[N];山西科技报;2010年
10 莒县安庄中学 胡宗贤;浅谈高中物理的“难”“易”[N];学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佳;高中物理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许静;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杜明荣;高中物理试题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王焕霞;高中物理内容标准和学业水平考试的一致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陈庆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条件和实施过程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赵逸庶;高中物理科学探究活动实施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高山;普通高中物理模块课程教学实施调查及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言坤;高中物理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薄雪玲;高中物理学业不良学生成因探析及其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小娅;数学对高中物理学习影响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4 邱建忠;高中物理网络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祝加伟;高中物理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6 单忠蕊;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电磁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黄辉;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易错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志强;高中物理计算题概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慕洪伟;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10 许美新;现行高中物理的STS教育思想研究与教学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20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720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