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青少年校外体育辅导现象解读

发布时间:2018-05-22 10:20

  本文选题:体育教育 + 校外 ; 参考:《体育文化导刊》2016年08期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解读青少年校外体育辅导现象,探讨青少年校外体育辅导现象形成的社会动力。主要结论:青少年参与校外体育辅导的比例逐年上升,且存在性别、年龄、区域差异。指出促使青少年校外体育辅导现象的社会动因不仅具有正面动力牵拉,也有负面动力的推进,并且正面与负面因素之间的互动关联为其成因提供了中枢动力。通过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解读了青少年校外体育辅导现象成因的社会动力,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视角。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materials,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phenomen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guidance for teenagers outside school, and probes into the social motive force of the phenomenon of sports guidance outside school for young people. Conclusion: the proportion of adolescents participat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outside school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there are gender, age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ocial motivation to promote the phenomen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utoring out of school not only has positive motive force, but also has negative motive forc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factors provides the central motive force for the cause of formation. Through the theory of functionalism, conflict theory and 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the author interprets the social motive force of the phenomen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utoring outside school, which provides us with a new perspective of understanding.
【作者单位】: 长春理工大学军体部;
【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类)(2016b230) 长春理工大学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XJY1508)
【分类号】:G633.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周斌;马玲;;石河子市城区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调查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3年07期

2 陈晓荣;张昕;柳友荣;;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与合作能力的相关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3年03期

3 任杰;平杰;舒盛芳;杨烨;代俊;;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干预策略——基于上海地区中、小学生的调查[J];体育科学;2012年09期

4 黎明星,李超红,李群英;中学生暑期体育活动状况调研[J];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孔垂炼;;昆明“小升初”体育特长生招考涉嫌舞弊?[N];云南法制报;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坤鹏;;青少年校外体育辅导现象解读[J];体育文化导刊;2016年08期

2 张玮红;付瑶;陈学海;;阳泉市开展“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年08期

3 余晏震;;重庆市中学生暑期参与体育锻炼调查现状[J];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02期

4 汪海彬;邵慧敏;夏平平;张鹏程;;安徽省留守儿童人际情感的现状调查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5 王芳;;中学体育课外活动中的教育方法分析[J];运动;2015年24期

6 安强;;太原市中小学生暑期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5年12期

7 李磊;;合肥市第五十九中学学生暑期体育活动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11期

8 宁丽娟;石发成;;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体质健康干预途径的构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年11期

9 潘丽萍;;高校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和融合研究[J];内江科技;2014年08期

10 钟泽;;我国中小学体育政策法规建设与对策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2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平杰;舒盛芳;任杰;杨烨;陆大江;代俊;;从稳定性特征看上海市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程度[J];中国体育科技;2011年06期

2 杨芳芳;;体育游戏促进团队凝聚力建设的作用及对策研究——从集体性运动项目视角出发[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03期

3 张丽玲;白学军;;合作游戏训练对学前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3期

4 徐霞;曲天敏;;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网络模式的构建[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朱林;;学校、社会、家庭健康教育一体化模式构建[J];体育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6 黄赛强;;从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看课外体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05期

7 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年08期

8 姚健梅;丁斌;;甘肃省城镇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赵光勇;;对沂蒙山区高中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0期

10 陈作松;周爱光;;环境、自我效能感与中学生锻炼态度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铁军;俄罗斯举办青少年“性”练营[J];中国青年研究;2000年06期

2 李宏;青少年行为限制与权益保障[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年03期

3 褚平 ,石守斌;中国21世纪培养青少年的发展战略[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刘定云;网络文化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理性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5 周拥平;全球化、文化自觉与青少年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吴波,方晓义,李一飞;青少年自主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1期

7 米歇尔·科尔福特 ,赵文 ,李玉英;英国青少年自杀与故意自伤[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王孝红;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教育策略[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朱颂,蔡子;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对策[J];学习月刊;2004年05期

10 颜泉东;浅谈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波;胡美如;;改革开放30年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2 余雅风;;改革开放30年与青少年发展政策[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3 ;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2008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4 ;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2009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5 ;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6 倪八q,

本文编号:1921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921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b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