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宁波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运行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3 15:08
【摘要】:本研究以宁波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运行机制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实地考察等方法。在阐明教师培训相关理论基础上,首先对宁波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运行机制:制度、组织与领导与培训机构场地、设施,课程、教材、师资、时间安排特点进行概述,然后调查与研究宁波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具体工作环节:宁波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宣传、招生,培训目标、方式、手段和培训考核,分析受训对象的年龄、教龄、学历、性别、职称、参加培训情况及其反馈等特征,分析影响因素,得出相关结论,提出整改措施,以期为宁波市教师培训提供参考借鉴。结论:1)宁波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制度、组织及管理有待完善;2)学员方面:受训教师年龄、职称分布合理,教龄不匀、学历过低、性别失调;3)培训准备环节:培训前期市场调研、宣传不足;4)培训实施环节:培训方式、手段有待调整,目标有待认可;5)培训效果受参训者和培训机构主客观因素影响较大。
[Abstract]:This research takes the running mechanis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Ningbo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yntheticall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expert interview,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teacher training, 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Ningbo: system, organization and leadership and training institutions, facilities, course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er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me arrangement. Then it investigates and studies the specific work link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Ningbo: the propaganda, enrollment, training target, method, means and training assess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Ningbo, and analyzes the age and teaching age of the trained object. Educational background, gender, professional title, participation in training and feedback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draw relevant conclusions, put forward corrective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Ningbo. Conclusion: 1) the training system,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E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Ningbo need to be improved. 2) in terms of trainees, the age of trained teachers, the distribution of professional titles, the uneven teaching years, the low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and the gender imbalance; 3) training preparation: market research in the early stage of training, lack of propaganda 4) training implementation: training methods, means to be adjusted, objectives to be recognized 5) the training effect is greatly affected by participants and training institutions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炳生,钱向;中小学体育教师德、能、勤、绩测评方案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朱绍湘,杨伯群;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转变[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9期

3 丁艺,胡俊英;辽宁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分步提高现状分析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4 刘艳;中小学体育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探索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钱春玉;;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周理渊;常维国;;新课标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影响[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1期

7 许敏雄;;宁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与分析[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8 王明锋;;中小学体育教师价值观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刘建坤;邓丽娟;;江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态度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09年08期

10 姚志辉;;浅析新课标体系下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科技信息;2010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旗;;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林小群;殷恒婵;郑恒山;;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源结构模型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3 杨剑;陈开梅;;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源研究与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闫伟;王慧琳;赵明元;;“80一代”不同性别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比较——以天津市为例[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侍崇艳;;苏北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学历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6 杜军;韩英灵;焦银川;;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校本培训内容与模式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7 韩桂凤;赵荒;;中小学体育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李越超;;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对教学效果制约性的实证解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9 孙涵;;河南省中小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培养目标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10 王毅;;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认同感问题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鲜晓荻;中小学体育教师待遇将提高[N];贵阳日报;2009年

2 刘昊;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奥运培训启动[N];北京日报;2007年

3 苏军;打篮球,老师不如学生?[N];文汇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纪秀君邋翟帆;给中小学体育教师营造乐教环境[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媒体评论员 刘楚汉;武术成必修先得“扎好马步”[N];中国教育报;2014年

6 四川教育科学研究所 邱永诚;更新观念,,寻找新的教学方法[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朱宁宁;细节落实好才能把体育课真正还给孩子[N];法制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平萍;学生开“菜单” 社会来“配送”[N];中国体育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欣;中小学体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检验[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勇;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境况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黄春涛;利川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潞琳;中小学体育教师体罚行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梅海龙;长春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5年

5 肖付明;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不同培养模式比较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园园;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体育教师政策的嬗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玉龙;四川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素质状况的调查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8 戴红梅;较发达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9 朱静;宁波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运行机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10 史文清;鞍山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62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162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9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