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建构的社会性批注教学个案研究
[Abstract]:Annota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reading training,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reading ability. Annotation teaching in Chinese classroom can promote learners' reading ability and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the effect of annotation teaching practice is not optimistic. On the one hand, new media technology, such as social annotation platform, has not been applied to annotate teaching practice;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a lack of necessary scaffold support in annotation teaching process. Therefore, it i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notation teaching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to develop the annotation scaffold of social annotation plat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nd to improve the annotated teaching strategy. A case study of a second grade middle school class in Shanghai Yaoai Experimental School shows that based on the annotation, association, query, summary and evaluation provided by the social annotation platform e Margin, social annotation is fully expressing opinion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viewpoint,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knowledge will help to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reading habits, strengthen annotation skills, and improve self-efficacy of reading.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市汾阳中学;
【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新媒体的社会性阅读研究”(A1308)
【分类号】:G434;G6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柴阳丽;;社会化批注对大学生数字化深阅读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年02期
2 倪燕;朱婷;;批注式阅读教学反思研究[J];语文建设;2014年16期
3 陈向东;;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性阅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06期
4 刘羡华;;“批注式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薛金梅;高中语文文言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岩;小学高年级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潘建品;批注式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向东;杜健芳;;基于知识建构的社会性批注教学个案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年04期
2 曾润喜;陈创;;大学生移动阅读行为的研究进展评述[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7年03期
3 陈天伦;李海燕;;公共图书馆引领社会化阅读的实现路径[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年03期
4 罗淳;殷逸博;陈向东;;微信社会性阅读是如何发生的?——基于整体社会网络的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17年01期
5 吴健;李子运;王洪梅;;基于关键词共现聚类的深阅读研究热点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6年12期
6 张艳琼;潘健;刘菲;;听障大学生与健听大学生数字化阅读比较研究——以江苏地区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6年22期
7 崔新月;;实施批注式阅读 构建高效语文课堂[J];基础教育论坛;2016年29期
8 吴攀文;;武术文化传播的媒介类型分析[J];武术研究;2016年05期
9 张云;茆意宏;;高校学生社会化阅读行为调查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6年02期
10 季丹;李武;;网络社区临场感对阅读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满意度的中介效应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朱艳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2 杜健芳;基于知识建构的社会性批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徐帆;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4 牛勇;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符小凤;批注式阅读在初中古诗文预习中运用的探索[D];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娉;数字化批注式英语阅读的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史文强;中学语文批注式学习方式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李静;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与应用[D];宁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阳丽;;网络时代的“内容策展”及其教育价值[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潘双林;;网络阅读深度化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4期
3 孟鲁洋;王世慧;;数字图书馆馆藏的社会化批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年10期
4 王宗海;;灵性与牵绊:审视批注式阅读教学中的几组矛盾[J];教育探索;2011年08期
5 蒋红星;;Internet环境下社会化批注的教育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6期
6 陈向东;马金金;谢三林;骆莎;;在线异步交流的交互分析——以《网络远程教育》在线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3期
7 孙立权;;谈“批注式阅读”[J];吉林教育;2007年12期
8 张豪锋;卜彩丽;;基于Blog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实验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9期
9 陈向东;;CMC内容分析框架的利用与开发[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10 陈向东;;网络环境下的跨学科知识共享工具比较——信息行为的视角[J];图书情报工作;2007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小玲;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立;浅谈高中文言文激趣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严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听说读写整合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彭立平;高中语文课堂评点教学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喻玲;中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魏红梅;新课程高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游薇;初中语文阅读有效对话与“问题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周磊;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体验能力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芳;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幼如;宋乃庆;刘鸣;;基于网络的协作知识建构及其共同体的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2 陈Z,;;知识建构:认知与技术的融合[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3 谢海波;;网络教师共同体知识建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7期
4 张义兵;陈伯栋;Marlene Scardamalia;Carl Bereier;;从浅层建构走向深层建构——知识建构理论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9期
5 马林;刘和海;;网络环境下促进协作知识建构的策略设计[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6 林铭;袁磊;;中小学生知识建构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策略[J];教书育人;2009年S1期
7 安世遨;;儿童知识建构的对话路径[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9年03期
8 丁家永;试析影响学习者知识建构的三大因素[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袁维新;影响知识建构的环境因素探析[J];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10 马丁;让知识在对话中建构[J];榆林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少丽;赵建华;;基于课堂的知识建构环境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2 容志贤;;一位建构主义的教师[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冯宇;全球视野下澳门学的知识建构与学术成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河南科技学院 王慧君;科学探究:知识建构与科学思维[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杨向荣;文艺学知识建构的反思[N];文艺报;2010年
4 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吴维俭;把握教学“四位” 打造“高效课堂”[N];学知报;2010年
5 《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特聘专家 于春祥;预习“金点”[N];中国教师报;2011年
6 湖北省宜都市外国语学校 陆新;高中物理课堂引入教学叙事[N];学知报;2011年
7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任友群;教育教学改革要睁眼看世界[N];中国教育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邹明灼;归纳在知识建构中的认知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玲;“由教而学”阅读课堂中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2 李敏;虚拟学习社区成员互动的知识建构效果分析[D];扬州大学;2015年
3 林永;知识建构理论支撑下的协作学习活动支架设计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孙颖;不断行走的道路[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5 杜健芳;基于知识建构的社会性批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周荣敏;权威性资料的使用对知识建构过程中“观点改进”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7 赵怡;基于知识建构的在线异步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觅;促进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知识建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志娟;区域性在线教师培训的知识建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惠;基于网络的知识建构共同体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06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206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