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情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and the input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hardware condi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information reform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urgent in the field of classroom education.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is placed in the classroom design, but it integrates with the classroom study organically, establishes the complete theory system, conforms to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education situation, completes our country information education reform. From the global point of vi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educational reform, especially classroom teaching. Multimedia classroom brings new learning environment, new learning style, new classroom structure and new teaching experience to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is study, four senior high school classes of Dongsheng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were selected to explain the courses, among which two classes, Grade 3 and Grade 4, adopted the information curriculum design method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in the classroom questioning and student questions, the two classes of Grade one three and four are obviously more active, which can be reflected in the form of information classroom. Students are more attracted by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itself,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ents have more initiative to think and study the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 which shows that in the aspect of motivation and interest attraction to the students, Information courses have more advantages. (2)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sults of answering questions in the classroom and the completion of homework after class, through the review of many teachers and experts, It is very obvious that the two classes of Grade one three and four are more able to correctly grasp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acher's questions and solve the problems better, which shows that the information curriculum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teaching results.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3;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浅谈情感教学理论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2000年03期
2 赵瑞明,高维柱;浅谈情感教学[J];呼兰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3 刘涛;语文情感教学的思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段连岁,任天忠;情感教学在课堂上的应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5 李阳富;语文情感教学刍议[J];内江科技;2003年05期
6 万晓霞;“情感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两个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7 姜辉;;数学教师,在情感教学中你忽视了什么?[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7期
8 张艳;;浅论语文情感教学[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9 杨利平;;情感教学的作用探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年06期
10 崔勇;;试谈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目标评价[J];才智;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寇冬泉;米加德;;我国情感教学研究:特点、问题与前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仁青加;;情感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A];2014年7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3 高洪岩;;谈情感教学在技工学校政治课中的运用[A];2013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梁奉续;;浅谈通过情感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5 杨晓英;;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A];2014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6 付尊民;;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情感教学的应用[A];2014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7 余菊芬;;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8 吴子庆;;试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9 林登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10 邱南英;;略谈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情感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青化砭中学 延媛媛;浅谈情感教学在政治课中的应用[N];延安日报;2014年
2 朱祥会;“情感”让数学课活起来[N];黔西南日报;2009年
3 崇仁三中 陈清;浅谈初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N];抚州日报;2009年
4 天水市麦积区中滩中学 蒲惠中;物理情感教学谈[N];甘肃日报;2009年
5 石元贵;巧用“情感教学” 提高教育质量[N];黔西南日报;2010年
6 垦利实验中学 张松琴;浅议情感教学[N];学知报;2010年
7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 冯伟;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N];学知报;2010年
8 文县东坝初中教师 朱志文;情感因素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N];陇南日报;2010年
9 新野县一高中 曲良芳;浅谈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N];学知报;2011年
10 姜堰市俞垛中心小学 张秀华;加强情感教学 深化阅读体验[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太华;情感教学agent:建模与反馈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永梅;新课标颁布以来语文情感教学研究元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2 林艳;语文情感教学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妮娜;中学数学的情感教学实践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红梅;初中课堂情感教学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周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情感的案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香;人本主义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情感教学研究与实践[D];宁夏师范学院;2015年
7 赵立忠;基于情感教学理论的初中数学教学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秦晶;情感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D];北华大学;2015年
9 张莉娅;语文阅读情感体验教学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促进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10 禹露;从美育角度探讨初中语文古典诗歌的情感教学[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09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209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