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中学生“原子结构”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8 08:59
【摘要】:认知发展是人的感知、注意、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及其品质的发展,是认知结构及知识的准确性等方面的发展。资料显示,化学教育领域中针对原子结构知识认知发展的研究还不够充分。为此,笔者首先结合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对认知发展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做了进一步阐述,分析了中学化学原子结构概念学习的相关问题,然后,围绕“原子结构”概念设计相关问题,以个案研究和大范围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学生原子结构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发展状况进行了探查,主要从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两个角度,对学生的感知觉、思维品质和能力、知识的丰富性和准确性、认知结构和认知角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感知觉的发展状况上:(1)在对原子结构知识的文字、图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初三和高一年级学生欠缺从原子结构层面的微观表征意识,而高二、高三学生有了明显改变,且高三学生微观表征更为具体。(2)初三、高一年级学生对原子结构感知主要处于平面层次上,这与该阶段的学习内容有关。高二学生对原子结构的整体认识与初三、高一水平相差无几,但对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认知丰富起来,已有量子力学模型意识,对原子结构的感知由平面向立体构型转换。高三学生多数采用立体的电子云模型来解释原子结构。(3)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结构到性质的转换率逐渐增长,其中高三年级的转换程度最大。(4)在对原子结构的表征方式上,初三学生以语言表征和模型表征为主,模型表征主要通过行星绕日模型来表示。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学生符号表征占主导地位,高二、高三学生模型表征比率上升,多采用电子云模型表示。在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发展状况上:(1)高二、高三年级的思维深刻性优于初三、高一年级的,主要体现在概念之间关系的建构上。(2)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更注重从化学符号、图表中获取信息,抽象思维的能力提高,其思维的全面性也逐步提高。(3)在思维的批判性上初三、高三年级不如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主要体现在主要体现在提出的问题仍然局限于课本知识。(4)随着年级的增长,简单记忆的学习策略使用率逐步下降,联想方法的使用人数基本上不变,采用建模方法的学生数逐步增加。在知识的丰富性和准确性上:(1)高二年级学生有关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三个概念联想的信息平均数最大,知识丰富程度高于其他年级。而在离子概念的联想上,高三年级学生知识最丰富,其它三个年级基本保持不变。(2)少数的模糊观念随年级的增长而减少,高二年级存在的模糊观念数最多。高三年级模糊观念数量减少,持有模糊观念的人数百分比也在减少。在认知结构和认知角度的发展状况上:(1)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知识结构逐步完备,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在原子核、离子节点的支链增长较慢,高一、高二年级在核外电子的支链增长较快,而到了高三核外电子的支链的增长退化。(2)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角度仍停留在孤立、宏观、静止的角度,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角度不断拓展,逐渐过渡到联系、微观、动态、符号表征等认知角度上。在上述对学生认知发展探查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三条教学建议:注重化学学科观念的教育、通过多种方式拓展学生思维、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建模意识和建模能力的培养。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四清;祖海琴;;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与教育[J];天津教育;2006年07期

2 王永德;基于认知发展的儿童汉语句法习得[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3 李红,何磊;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对认知发展的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4 李伟;;基于认知发展的学科教育——英国认知干预项目及其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乔佳;;儿童对等分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综述[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寇_g;傅鑫媛;黄殷;黄玉;王锦;张兰鸽;张庆鹏;冯姬;;北京市三类儿童青少年对行贿的认知发展[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7 刘范;;认知发展与教学问题[J];山西教育科研通讯;1983年04期

8 符明弘;左梦兰;;儿童之间相互讨论对认知发展的作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9 张卫,沈家鲜;认知发展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10 林泳海;4.5-7.5岁儿童时间持续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纪全;;关于小学生对应用题结构认知发展的初步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2 桑标;陈英和;徐琴美;;情绪认知发展[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姚文忠;刘范;;6—12岁儿童对落体运动因果关系的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4 林泳海;;4.5—7.5岁儿童时间持续的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5 方富熹;方格;Monika keller;Wolfgang Edelstein;;东西方儿童对友谊关系中人际义务的道德推理发展[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俞国良;张登印;罗晓路;林崇德;;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资源对其认知发展、学习动机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周秀章;王建华;秦金环;阴国恩;;儿童及青少年基本情绪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8 李雅林;李怡新;沈家鲜;;6—9岁儿童形体转换的认知发展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9 刘电芝;黄希庭;;小学四年级儿童简算策略获得的认知发展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刘电芝;黄希庭;;小学四年级儿童简算策略获得的认知发展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吴刚(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N];文汇报;2002年

2 ;案头备书[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陈友康;卢o欤褐泄现⒄剐睦硌У南惹齕N];云南政协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茌国丽;中学生“原子结构”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2 安秋玲;儿童对权威关系的认知发展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周平;女幼童认知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肖聪阁;4-7岁儿童对遗传的认知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秦秀娟;文化及其进化对认知发展的作用与影响[D];山西大学;2006年

6 谢小良;认知发展与数学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0年

7 杨威;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D];武汉大学;2004年

8 何卫国;12-15岁儿童的统计推理认知发展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9 徐芳芳;湖南3-4岁留守幼儿认知发展与社会化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路;皮亚杰认知发展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的启示[D];南昌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39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339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6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