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一章教学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27 08:07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科技日新月异,教育也在不断变革,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投入到教育研究中,促进自身素质提升以适应这些变革。然而一线教师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往往无法与系统的教育理论相呼应,导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严重影响理论发展和实践提升。将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联系起来的纽带就是教学案例,案例研究以实践为研究基础,以理论为指导标准,将实践与理论很好的结合,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研究立足于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一章的课堂教学,通过文献查阅,并结合自身物理教学实践,将案例研究法应用于物理学科的教学研究中,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章。第一章将案例研究的背景、内容、方法与价值进行了概述。第二章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认知建构主义理论是进行教学案例设计与研究的认识论基础,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是对案例进行解析评价的指导标准。第二部分是第三章。将案例研究法进行改造应用于物理教学案例研究中,阐述了教学案例的建构、撰写、研究类型,解析与评价方法。第三部分是第四、五、六章,是将第三章的研究理论应用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实践部分。第四章是物理课堂教学案例的经验学习型研究,以《汽化和液化》这堂课为例,先通过对多个教学案例的对比研究,学习经验,然后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最后将自己的教学撰写成案例并加以详细的研究。第五章是物理课堂教学案例的理论建构型研究,一部分是以《汽化和液化》为例建构逻辑推理模型,另一部分是以《物态变化》一章中的教师演示实验为例分析教师演示实验中的疑难问题。第六章是结束语,叙述了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研究的展望。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is also constantly changing, teachers need to continue to study, put into educational research, promote their own quality to adapt to these changes. However, although the front-line teachers have rich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y are often unable to correspond with the systematic educational theory, which leads to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educational theory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and the promotion of practice. The link between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al theory is teaching case. The case study is based on practice and guided by theory. The combination of practice and theory is a good combination of practice and theory, so as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teachers.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physic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combined with its own physical teaching practice, the case study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research of physics subject,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first and second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summarizes the background, content, method and value of the case study.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is paper. Cognitive constructivism theory is the epistemological basis for teaching case design and research. The recent development area theory and multi-intelligence theory are the guiding criteria for the analytical evaluation of cases. The second part is chapter III. This paper applies the case study method to the physics teaching case study, and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writing, research typ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teaching case. The third part is the fourth, fifth, six chapters, is the third chapter of the research theory applied to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classroom teaching case study practice part.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empirical learning study of physics classroom teaching cases. Taking the lesson "vaporization and Liquefaction" as an example, first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several teaching cases, we learn the experience, and then apply it to our own teaching. Finally, I write my teaching as a case and study it in detail.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theoretical configuration study of physics classroom teaching cases, part of which takes vaporization and liquefaction as an example to construct a logical reasoning model. In the other part, the difficult problems in the teacher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are analyzed by taking the teacher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in the chapter of "change of the state of things" as an example.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recounting the shortcomings of this paper and the prospect of future research.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凤池;;如何适应初中物理新教材[J];河南教育;2006年10期

2 陈林海;;初中物理直观经验认识误区[J];第二课堂;2006年12期

3 汤强红;;学会原创初中物理试题[J];物理教师;2006年12期

4 王李新;;初中物理“探究活动”的几个误区[J];考试周刊;2007年08期

5 文华斌;;初中物理的深入浅出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8年05期

6 沈明全;;初中物理起始阶段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08年21期

7 焦爱华;景奉勇;;初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分析及应用[J];新课程(中学版);2008年Z1期

8 焦爱华;景奉勇;;如何使用初中物理新教材[J];新课程(中学版);2008年Z1期

9 李春密;;初中物理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8年08期

10 徐德银;;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教学如何适应新教材[J];考试周刊;2008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微;;浅谈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山西卷)[C];2013年

2 丁春雨;;初中物理课预习的局限性与方法[A];中国重汽科协获奖学术论文选编(2000-2001)[C];2002年

3 符琴;;初中物理注重过程的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4 檀守业;;在新课标引领下对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究[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山西卷)[C];2013年

5 黄吉豪;;解初中物理电路图的教学探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6 马汝辉;;提高初中物理群体成绩的探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7 周建林;;加强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教学[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李洪池;;人教版初中物理上册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的第三节《电路的串联和并联》[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年

9 刘宇;;把握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10 高吉校;;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常熟市孝友中学 杨红霞;浅谈初中物理中的“多次测量”问题[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凉州区河东中学 廉锋;初中物理四段复习法[N];武威日报;2009年

3 吉林省梨树县第四中学 郭宝华;浅谈初中物理实验中的科学方法[N];学知报;2010年

4 安塞县王家湾中心学校 张智勇;浅议怎样学好初中物理[N];延安日报;2011年

5 盐城市滨海县五汛中学 陈海军;如何培养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N];学知报;2011年

6 张建春;如何出好一份初中物理试卷[N];伊犁日报(汉);2011年

7 盘县石桥中学 王吉成;物理教学要有趣味性[N];贵州民族报;2010年

8 龙感湖中学 严诚斌 周海波;如何有效引导学困生学好初中物理[N];黄冈日报;2010年

9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民族中学 周正芬;试论初中物理问答题的教法[N];学知报;2011年

10 邗江区美琪学校 陈鹏生;初中物理常用研究方法及考点分析[N];扬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烨伟;初中物理网络学习空间模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运保;我国初中物理学生辅助用书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玲;构建初中物理和谐课堂的初步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旭东;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浮力相关知识的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赵智凯;初中物理特长生培养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群;淮南市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调查与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5 蒋雪梅;广安区初中物理合作学习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璐;虚拟仿真实验室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月;上海初中物理新老教材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陆学平;重庆民族贫困县初中物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张坤;我国初中物理核心概念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周小强;C区初中物理实验中小组合作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31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431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c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