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古典诗歌意象接受的审美训练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先顺;;诗歌意象的模糊机制(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2 阎志芬;古典诗歌意象的叠加与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李献芬;诗歌意象特征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张艳君;诗歌意象功能之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年01期
5 张艳君;意象:“另建一个宇宙”的基础——诗歌意象多样性功能散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张体云;论朱熹诗歌意象与意境[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陈元勋;;诗歌意象的抽象和“抽象”抒情[J];写作;2006年07期
8 闫如武;;从文化视角看诗歌意象的传译[J];宿州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邵子华;姬静;;诗歌意象的涅i肹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刘明吉;;论阿库乌雾诗歌意象的文化意蕴[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晓;;辛笛诗歌意象的内在含量及组合方式——辛笛诗歌意象艺术谈之二[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2 沈健;;西塞娜:一个诗歌意象的精神分析——沈泽宜诗歌解读[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本益;;西南亚诗歌意象的审美特性及文化根源比较[A];东方丛刊(2001年第2辑 总第三十六辑)[C];2001年
4 徐美恒;;论郑敏诗歌意象的天人合一境界[A];郑敏诗歌研究论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郑伯农;精心创造诗歌意象[N];文艺报;2003年
2 浙江美术馆副馆长 斯舜威;质疑“诗书画家”[N];东方早报;2013年
3 邢海珍;心有灵笛诗自成[N];文艺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芳;诗歌意象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珍珠;夏宇诗歌意象建构中的女性经验书写[D];西南大学;2015年
2 陈璐;中亚东干族诗人十四儿诗歌意象研究[D];伊犁师范学院;2015年
3 刘金英;石天河诗歌意象论[D];华侨大学;2015年
4 朱春彩;北岛诗歌意象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5 李春媛;论高中古典诗歌意象接受的审美训练[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6 安莹;《丽水诗抄》的诗歌意象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陈永明;诗歌意象管窥[D];郑州大学;2005年
8 罗文军;诗歌意象现代转换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秦虹;曾卓诗歌意象略论[D];西南大学;2007年
10 苏东泽;郑板桥诗歌意象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52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552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