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源的初中文言虚词教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栗;;初中文言虚词“以”的用法详解[J];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2016年01期
2 关淇月;;由文言虚词“乎”的用法想到的[J];文学教育(下);2019年01期
3 朱江海;;遮谈文言虚词的学习[J];文学教育(下);2018年04期
4 陶文建;;近十年高考文言虚词特点及应对策略[J];语文教学之友;2014年04期
5 董鸥;冯光军;;说“焉”[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年10期
6 马志伦;;由文言虚词“乎”的用法想到的[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年12期
7 耿庆强;;从“之”的统计分析谈文言虚词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年17期
8 陈忠明;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技巧[J];现代语文;2005年01期
9 林志强;;文言虚词的复习[J];中学生时代;2006年04期
10 武秀明;;注意归纳,搞好文言虚词复习[J];成才之路;2008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卢庆胜;;对中学文言虚词教学的研究分析——以“焉”字教学研究来讨论[A];2015年8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2 张睫;;“之”“其”自指和对指用法小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马正平;;论汉语功能词类形成的非构思特征——一种面向中学语文教学的词法学的构想,关于“中西传统语言学的现代转化”的想象[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孙淑敏;;《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汉滨高中 魏春红;文言虚词杂谈[N];安康日报;2009年
2 魏薇;文言虚词———语文[N];天津日报;2004年
3 涿州市第二中学 王浩;文言虚词推断方法例谈[N];学知报;2011年
4 徐安崇;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N];山西科技报;2003年
5 郁洪千;高中新教材文言虚词集释[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郁洪千;高中新教材文言虚词集释[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郁洪千;高中新教材文言虚词集释[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8 四川省广汉市第四中学 王明骏;由《师说》谈文言虚词“乎”的用法[N];学知报;2010年
9 江苏省响水中学 唐士洪;文言文的精读与泛读[N];江苏教育报;2010年
10 下关一中 黄家中;三个“不要”,四个“抓好”[N];大理日报(汉);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亚辉;《汉语札记》与《马氏文通》文言虚词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厚望;基于文言虚词的知识图谱构建[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2 董伊环;文言虚词的形态特征定性分析与语义识别[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3 李青霞;基于探源的初中文言虚词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
4 宫曦;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虚词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
5 赵荫平;基于《三国志》研究的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者”的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
6 李荣荣;高中语文文言虚词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7 金津之;高中语文教材文言虚词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8 周嵩淼;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虚词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
9 陈柬;高中文言虚词教法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侯梦莹;高中文言虚词循序渐进性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91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591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