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常用逻辑用语”相关分析及测试研究
【图文】: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我们知道在 2003 版《课标》中“常用逻辑用语”处于选修部分 1-1(文科生选择)和 2-1(理科生选择)中,且课标对它们的要求也是一样的11。而在最新的 17 版《课标》中将其放入必修课程中,,必修课程包含五个主题,“常用逻辑用语”放在了第一个主题‘预备知识’中12。在 2017 版《课标》中课程定位如图 3所示。
图 6为什么要学习思维导图?我们先做一个小练习,给大家 1 分钟的时间,请你大声的读出图 6 的文字。这个练习比较简单,大部分人都可以准确无误的读出,接下来,要求大家准确的读出图 7 上文字的颜色。图 7读后大家会发现,读这些颜色会比读字本身会难的多,大多数人读到第五个字的时候就开始出错了。这个测试就表明,不同类型的信息在抵达大脑的时候大脑是如何做出反应的。你读错了,说明你大脑中负责处理阅读和词义的这个部分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秀英;;关于三个逻辑联结词的正确理解[J];青海教育;2014年03期
2 杨波;;“难-易-难”让课堂布局更合理——“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一课纪实[J];福建中学数学;2014年12期
3 李发勇;;例析“或”与“且”的正确使用[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7年01期
4 邹少伟;;从命题的否定到反证法[J];数学教学研究;2017年04期
5 李素莲;谈逻辑联结词“且、或、非”[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8年Z2期
6 张宇;卓斌;;在深度“对话”中自然建构——《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教学过程与评析[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7年01期
7 黄孝银;;逻辑联结词“且”“或”“非”[J];高中生学习(试题研究);2017年Z1期
8 龚光剑;;探讨几个数学逻辑联结词的内涵[J];广西教育;2017年02期
9 吴加荣;谢明铎;;逻辑联结词常见考点[J];高中生学习(高二版);2014年02期
10 郑德祥;;如何正确使用逻辑联结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冉敏惠;;“非P”的书写[A];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 第二卷[C];2007年
2 田心军;;关于选言判断联结词的语言表达问题——与且大有教授商榷[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3 李雨;郭开仲;;试论消错学的分解变换领域[A];决策科学与评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高慧明;;高中数学知识科学网络结构反思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5 李雨;郭开仲;;错误系统结构的分解变换研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9年
6 霍书全;;一类函数完全的n值逻辑联结词及其特点[A];2003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付生宝;你会确定教学目标吗?[N];中国教师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彭安平;高中“常用逻辑用语”相关分析及测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2 李明君;中学数学课程中逻辑知识的分析与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郭静;联结词“或者”的逻辑分析[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15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15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