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TFU教学模式在高一化学概念原理知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6 00:03
【摘要】:化学理论知识是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但由于理论知识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特点,使得学生学习化学理论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教员们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深度浅,死记硬背复杂生涩的概念原理知识,遗忘速度快,换了新场景后,他们发现难以将所学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死记硬背的概念原理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更是困难。笔者通过长时间和教师访谈,及对学生的调查可知,同学们反映化学学科难学或提不起兴趣,原因就在于化学概念原理知识繁多琐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记忆。因此“为了理解而教”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运而生,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理解能力的提高,学习兴趣的提升。那么TFU教学模式能否应用于高中化学理论教学,以及如何在概念原理知识上具体应用该教学模式,选择哪一部分化学模块作为实验研究内容,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该课题的研究,期望本研究能够为化学概念原理知识的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首先简述了本研究的选题及研究意义;其后,简单介绍TFU教学模式的发展经过;最后,具体说明该模式在高一化学理论知识教学中的实证研究结果,并研究结论进行了评价和反思。按照TFU(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教学模式的具体要求,应用该模式进行教学规划的一般过程是:教师在备课时要思考化学学科专业范围内的重要概念和原理,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实际学习情况,开始设计启发性论题、理解目标,创设理解活动,并作相应的持续性评价。教案设计好之后,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实施,再进一步对教案修改、完善,并开始新一轮的教学规划。本研究采用教学实验法等方法进行分析,笔者先后创设两份不同的调查问卷,用来研究该模式对学生理解及掌握化学理论知识的程度,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成绩等方面是否有积极影响,以确保可以充分验证该模式的实施可行性及实验有效性。应用TFU教学模式后的教学试验,让学生化学概念原理知识的理解及成绩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模式下高一化学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策略是可行且有效的,它对学生的化学概念原理知识理解程度及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并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与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由于本研究的研究周期、研究样本有限,加之研究者自身水平的局限,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因而本研究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研究的结论也有待检验。
【图文】:

技术路线图,理解能力,教学模式,总结法


图 1-1 技术路线图示1.3.2 研究方法本试验主要应用的研讨方法有如下几个:(1)文献总结法:笔者经过对 TFU 教学模式、及人教版化学必修 1 等文献资料行总结分析。(2)问卷调查法:对高一学生进行中考化学成绩的差异性分析,在试验完毕后后笔者设计问卷,对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的问卷考察,,进行数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实施该模式的建议。(3)教育实验法:经过实验前后对比两个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理解能力、学兴趣等方面的改变,来检验该教学模式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让其他研究在实践中更了解学生对概念原理理解的效果进行验证。

统计图,教学模式,研究论文,统计图


图 2-1 TFU 教学模式在国内研究论文发展的统计图国引进 TFU 教学模式是在 2005 年,其理论研究主要从理解的内涵、TFU 教学到应用于课堂逐步深入(许琴,2016)。杨雪梅(2004)通过对“为理解而策略的论述,探究多元智能理论的运用方式。徐笑浓(2006)通过提出该模式学方式在课堂上的应用,并揭示出其多元教学形式的本质。宋华强(2008)对过程中的策略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为理解而教”是当今学习和教学理论的一念。陶西平(2012)指出该模式下的教员研修课程呈现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及发展模式。万利敏(2009)论述教员们要应用加强理解的教学战略并充分认知义及规范。张晓娟(2012)论述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该模式下的运用[11]。陶花雨(2015)则是从“为理解而教”出发,将其应用于地理学科问究之中[12]。田宝宏(2011)讲述 TFU 教学模式适应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符要求转换教员教法及学生学法。国在 TFU 教学模式理论研究方面,关于 TFU 教学模式相干知识的认知,并深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J];中学生英语;2015年04期

2 侯宽;鲍九枝;郭磊;;多元智能理论下分组互授体育教学的心理学基础[J];中国西部科技;2014年10期

3 王素珍;严明华;;“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实践研究——以“铝及其化合物”的复习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3年11期

4 陈瑞雪;;以微粒观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以“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为例[J];化学教育;2013年01期

5 赵金海;;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J];学周刊;2012年31期

6 王晓月;;“为了理解的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年06期

7 陆艳;;TfU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年29期

8 向学军;刘平;夏昌浩;;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在“虚拟仪器技术”课程的应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年03期

9 张群;;“为理解的教学”摭谈[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6期

10 程仁洪,刘建新;基于多种技术的格式化信息管理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1年08期



本文编号:2615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15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9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