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高中英语课堂口语纠错反馈:教师态度与学生态度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12:50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对高中生的口语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流利地使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而教师对学生口语表达中的错误如何给予反馈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内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纠错反馈是一个包括教师和学生双向的、相互依赖的过程,师生对是否纠错、纠错类型、时机、主体和方式的态度不相符会影响课堂纠错反馈的效果,从而阻碍目的语发展。既有研究中,学者虽然研究了师生口语纠错反馈的态度,但大多数是针对大学师生,对高中师生纠错反馈态度关注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高中师生对口语纠错反馈5个方面的态度及其差异,以期帮助教师认识到高中英语教学在口语纠错反馈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纠错方式,更好的提高课堂纠错反馈的效果。本研究以济宁市4所学校高一年级40名英语教师以及教师所教班级中的240名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数据。问卷内容是基于Hendricken(1978)提出的关于是否纠错、何时纠错、由谁纠错、纠正哪些错误以及如何纠错方面的五个问题,在LysterRanta(1997)和胡越竹(2009)问卷的基础上,结合本文的研究问题改编而成。问卷分为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师生问卷上的问题的数量和内容相同。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在纠错态度、纠错类型、时机、主体和方式五个方面的信度值均大于0.7,问卷的信度比较高。问卷的效度通过笔者自评和4名参与问卷调查的高中英语教师对问卷内容进行评价,效度比较高。最后,对参与问卷调查的4名教师和1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半结构化访谈,并结合错误分析理论、注意假说和访谈结果,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中英语教师和学生对口语纠错反馈的态度存在差异。第一,在是否纠错态度方面,大部分师生赞同纠正口语中的错误,但是学生倾向于口语中的错误应该尽量都能得到纠正,教师则倾向于有选择性的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认为纠错过多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学生则认为纠错过多不会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第二,在纠错类型方面,教师更倾向于纠正学生的语音错误,而学生则更喜欢语法得到纠正。第三,在纠错时机方面,师生都倾向于延时纠错,最不喜欢课后纠错。不过,学生更喜欢立即纠错。第四,在纠错主体方面,教师倾向于学生自己纠错和同伴纠错,而学生更喜欢教师纠错。第五,在纠错方式方面,教师倾向于间接的纠错方式,尤其是重述,而学生更喜欢明确纠错。本研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研究师生对纠错反馈五个方面的态度。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问卷的发放范围仅限于4所高中的教师和学生,不能从整体上代表高中师生对纠错反馈的态度;其次,本研究中探究的口语纠错反馈各个方面包括的内容还不太完善。今后的研究可以在扩大研究样本、完善口语纠错反馈理论各个方面的内容,弥补这些不足。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祖晓梅;马嘉俪;;汉语教师和学习者对课堂纠错反馈信念和态度的比较[J];汉语学习;2015年04期

2 郝璐;;交际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年07期

3 魏冉;;纠错反馈和明示教学对英语学习者语用习得的影响[J];现代外语;2015年01期

4 徐锦芬;寇金南;;基于词频的国内课堂互动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5 洪芸;;纠错反馈与理解回应的实证研究[J];汉语学习;2013年06期

6 杨颖莉;;反馈对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目标语发展作用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2013年03期

7 庄欣;;课堂英语口语纠错反馈机制研究[J];外语教学;2012年02期

8 刘梅华;;论低自信和课堂表现焦虑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交叉滞后研究[J];外语教学;2011年05期

9 张倩;王健;;大学英语互动课堂教师纠正性反馈的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张曲;张薇;;修正性反馈与中国大学生英语虚拟语气学习效果的研究[J];外语界;2010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峻炜;对外汉语初、中级口语课堂纠错反馈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7年

2 符琦;对外汉语课堂纠错反馈有效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3 郝宝贵;高中英语课堂口语纠错态度对比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68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68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6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