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中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8 18:53
【摘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开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其是培养、深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必要手段。《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解释了化学科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指导化学学科核心任务的落实,是培养、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核心素养教育体系强调关注学生的综合表现,不再分开强调知识、能力、价值观等部分。基于王磊教授对“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内涵解读以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本研究确定“化学反应本质”“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的方向”为“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的组成要素,并划分了具体维度。然后编制了调查问卷,在山西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每个年级随机选取两个班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中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整体构建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各组成要素发展不均衡,其中“化学反应本质”、“化学反应速率”发展相对较好,“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方向”要素发展水平居中,“化学平衡”要素发展最差。(2)中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发展随年级的提高呈现普遍趋势:初三年级学生素养发展表现最好,其他年级整体降低,到高二年级跌入谷底,高三年级会略有回升。(3)具体到各组成要素,随着年级的递增,中学生对“化学变化本质”的理解愈发透彻;“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各维度发展整体呈阶梯式上升趋势,且学生愈能自觉从反应本质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对于“化学反应速率”要素,大部分学生的发展停留在定量计算和较低层次的定性认识;学生对于平衡状态的建立通常是影响“化学平衡”要素发展的主要问题;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方向”认识较为欠缺。针对“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1)关注要素维度之间的衔接关系,逐步完善学科基本结构;(2)处理好组成要素的交叉关系,渗透深化“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3)创设情境,利用“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解决问题;(4)更新教育理念,实施“素养”为本教学。
【图文】:

组成要素,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图 5-5 各组成要素达成率的比较养包括化学反应本质和化学反应规律两部分。“化学反应本质”除 45.7%外,其他年级均发展较低。随着年级的递增,学生获取的知识化学反应本质 化学反应能量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方向

统计图,维度,化学平衡,统计图


图 5-12 “化学平衡”要素各维度达成统计图“可逆反应”的认识。经统计,大约有 90.0%的中学生在该维度说绝大多数学生认同“可逆反应同时双向进行,,反应体系是反维度1 维度2 维度3 维度4 维度5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邵朝友;周文叶;崔允o7;;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08期

2 林伟;邹标;;中学化学“变化观”的基本内涵与建构[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年11期

3 林小驹;李跃;沈晓红;;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教育导刊;2015年05期

4 吴俊明;吴敏;;化学课程中的能量与化学能量观——关于科学观念和科学观念教育的思考之六[J];化学教学;2015年01期

5 成尚荣;;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J];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01期

6 吴俊明;吴敏;;刍议化学变化观的形成、内容和结构——关于科学观念和科学观念教育的思考之五[J];化学教学;2014年12期

7 梁永平;;论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及其发展[J];化学教育;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2670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70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9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