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中小学生汉字学习问题研究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0-06-22 20:40
【摘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而汉字教学作为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入门工具,影响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方面。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完善,汉字教学已然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问题最多的一部分,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汉字的书写。因此,作为学习汉语的敲门砖,只有掌握了汉字的书写,才能更好地学习汉语。本文是笔者在蒙古国任教期间,从对蒙古国育才中文学校学生日常书写的观察中发现,由于汉字与西里尔蒙文之间存在的差异,给蒙古国中小学生学习汉字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因此,本文以近一年来收集到的蒙古国育才中文学校学生的课堂笔记、课后作业和期中、期末试卷为研究语料,对蒙古国中小学生在日常书写过程中出现的书写偏误问题进行分析与归类,并根据统计结果制定了蒙古国中小学生汉字偏误类型分析表,从中将蒙古国中小学生在学习汉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汉字的书写、用字以及刚性偏误和柔性柔性几方面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提炼的语料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明显的看出蒙古国中小学生在书写汉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分为笔画偏误、部件偏误和结构偏误等三种书写偏误,形近字偏误、同音字偏误和近音字偏误等三种用字偏误以及汉字的柔性偏误和刚性偏误。其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笔画的变形、部件的改换和形近字之间的混淆。针对此类情况,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教学,给出了比较适用的教学对策。希望本论文可以帮助蒙古国中小学生克服汉字的识记困难,提高汉字书写的准确率,从而引导蒙古国中小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汉语。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3
【图文】:
第二章 蒙古国中小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统计及类型分析汉字笔画方面的偏误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汉字的基本笔画包括“一”、“丨”、、“┐”五种。不同的汉字,笔画数也不同,而且相同的笔画放可以组合成不同的汉字。汉字笔画这一特点,对于表音体系的蒙来说,在学习汉字时,就会出现多一笔,少一笔,有时一笔太长,这就造成了汉字的笔画偏误。在统计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蒙古常书写中,笔画偏误所占比例最大,达到 37.2%,具体分析可将其加、笔画的减少和笔画的变形。1)笔画的增加画的增加是指由于外国学习者无法正确认识到汉字的特点以及对够,在书写某一个汉字时,在该汉字上出现笔画多一个“横”或”,多一个“撇”,多一个“点”,多一个“捺”的现象。这样了笔画增加偏误的产生。
图 2-2:“橄”、“背”、“皆”、“善”的偏误图 2-2 可知,蒙古国学生在写“橄榄”这两个字时,经常把“橄反文旁”少写一个“撇”。在汉语中,不同的笔画可以组合成不个汉字都有固定的笔画,不可以随意更改、变换或遗漏。由于蒙从小使用的是表音体系的文字,在书写时不能正确认识到汉字的而产生笔画减少这类偏误。类似的情况还有“背诵”的“背”字”中的“皆”字和“善良”的“善”字。在进行语料统计时,我国中小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中,笔画减少的现象经常出现。3)笔画的变形画的变形是指外国学习者在学习汉字时,由于对汉字笔画的书写以及对所学汉字掌握的不扎实,在书写汉字时常常将某一个笔画短,甚至改变笔画的书写方向。
本文编号:2726215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3
【图文】:
第二章 蒙古国中小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统计及类型分析汉字笔画方面的偏误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汉字的基本笔画包括“一”、“丨”、、“┐”五种。不同的汉字,笔画数也不同,而且相同的笔画放可以组合成不同的汉字。汉字笔画这一特点,对于表音体系的蒙来说,在学习汉字时,就会出现多一笔,少一笔,有时一笔太长,这就造成了汉字的笔画偏误。在统计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蒙古常书写中,笔画偏误所占比例最大,达到 37.2%,具体分析可将其加、笔画的减少和笔画的变形。1)笔画的增加画的增加是指由于外国学习者无法正确认识到汉字的特点以及对够,在书写某一个汉字时,在该汉字上出现笔画多一个“横”或”,多一个“撇”,多一个“点”,多一个“捺”的现象。这样了笔画增加偏误的产生。
图 2-2:“橄”、“背”、“皆”、“善”的偏误图 2-2 可知,蒙古国学生在写“橄榄”这两个字时,经常把“橄反文旁”少写一个“撇”。在汉语中,不同的笔画可以组合成不个汉字都有固定的笔画,不可以随意更改、变换或遗漏。由于蒙从小使用的是表音体系的文字,在书写时不能正确认识到汉字的而产生笔画减少这类偏误。类似的情况还有“背诵”的“背”字”中的“皆”字和“善良”的“善”字。在进行语料统计时,我国中小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中,笔画减少的现象经常出现。3)笔画的变形画的变形是指外国学习者在学习汉字时,由于对汉字笔画的书写以及对所学汉字掌握的不扎实,在书写汉字时常常将某一个笔画短,甚至改变笔画的书写方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琪;;对外汉字教学中字形结构分析——与“人”相关的字形研究[J];语文学刊;2015年16期
2 贾晓蕾;;初级阶段对外汉字教学的对策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年04期
3 傅晓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研究综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年02期
4 黄金城;;海外汉字教学呼唤改革创新——探寻“汉字难”的破解之道[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4年06期
5 李运富;;汉字的特点与对外汉字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14年03期
6 高程;;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年05期
7 潘先军;;中国小学汉字教学与对外汉字教学之比较[J];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2013年00期
8 盛继艳;;对外汉字教学中笔顺规范化的层次性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3年01期
9 李泉;阮畅;;“汉字难学”之教学对策[J];汉语学习;2012年04期
10 尉春艳;何青霞;;近十年对外汉字教学原则和方法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雯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初探[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26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726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