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教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3
【图文】:
图 3-2 《九色鹿》教学片段[41]江苏扬州的于强老师执教《牛郎织女》一文时,和学生一起把故事梳理成七部分:牛郎的艰苦——牛郎的善良——织女下凡——美满生活——带走织女天河相隔——七夕相会。然后,让学生细读每一个小部分,并引导他们用几语把这部分的情节串联起来。[42]这样有了结构的把握和主动性语言的积极参与,学生记忆故事、表达故事就
图 3-3 四年级下册第八组 《纪昌学射》四年级下册第八组的这篇《纪昌学射》表达形象生动,特别能带给同学们身临其境的感觉。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单元的课文普遍具有语言奇特、瑰丽的特点,这是其在千百年的口头传承过程中积淀的精华,例子不胜枚举。因此,把握语言,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类文本进行有滋有味的复述,才能真正发挥其魅力,为学生的学习贡献其价值。3.把握形象,进行“有情”复述立足语言,更高层次地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极其情感,是学生“有情感”地复述的先决条件。只有通过有情感、有感受、有体味地去复述,学生才能将语言积累与自我能动表达相结合,主动地吸收内化语言、表达自我,这无疑是更高层次的训练和表达。
图 3-4 三年级下册第八组 《女娲补天》第一自然段笔者引导学生想象百姓从欢歌笑语的幸福生活沦为挣扎者的场面,感受百姓们此时正值水火的危难关头,迫在眉睫时刻女娲挺身而出,人物形象瞬间跃然纸上同学们心中充满敬佩,在复述过程中便自然并充分地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去描绘心中的女娲,此时的复述已不再是简单复述,而是带有情感地“讲故事”了,教师此时给以及时鼓励,学生就能做得非常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二自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汶娟;;把握文体特征 传承经典文化——蒋军晶《文成公主进藏》教学欣赏[J];江西教育;2015年32期
2 曹林芳;;群文阅读 民间故事教学的另一扇窗[J];小学教学设计;2015年22期
3 漆凌云;;2014年中国民间故事研究述评[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5年02期
4 于强;;传承视角下民间故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以《牛郎织女》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年05期
5 洪艳;;小学语文教学中神话故事初探[J];吉林教育;2015年05期
6 蔡君;;发挥故事魔力,提高课堂效率[J];阅读;2014年48期
7 孙韬;;从儿童视角探究语文教科书寓言改编策略[J];成才之路;2014年31期
8 冷漓锦;;复述课文有效教学策略(纟由)绎[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年02期
9 王晓芳;;小学语文复述教学的策略探寻[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34期
10 许敏娟;;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扎实有效地进行复述[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3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兴芬;唐前传说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琴;基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D];扬州大学;2017年
2 刘文要;语文比较阅读教学的课堂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3 蒋梦雯;小学阅读教学单元主题设计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4 刘明;小学低中段童话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5 叶文洁;小学寓言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6 徐春花;民间文学在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开发与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7 张莉;故事教学模式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程瑞雪;提高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目标上下位联系有效性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丽萍;幼儿民间故事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56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756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