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艾青诗歌的中学语文教材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9 13:35
【摘要】:谈到新诗的发展历程,我们不能不谈艾青的诗歌创作。对生活的感悟,对土地的深情,对国家的热爱,艾青诗歌所表达的这些情感不仅为成年人所忽略,现代中学生更是缺乏,通过学习艾青的诗歌,学生能从朴实的文字中感受到独特的意蕴,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提高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本文主要针对艾青诗歌的文本价值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目前中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艾青作品进行梳理,并试图与徐志摩、戴望舒、冰心等其他诗人的入选作品进行比较。经过比较,本文发现,尽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艾青诗歌数目较多,但也出现了增删情况,对此,笔者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本文从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沪教版等五个版本的语文教师教考参书入手,结合笔者自己的阅读经验与教育实习经验,探讨目前艾青诗歌的教学方法,并提出自己的教学设想。希望本文能在艾青诗歌教学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老姜;;酒殇[J];新上海档案;2005年10期

2 陈姝;;归来与歌唱——读艾青的《归来的歌》[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陈姝;;归来与歌唱——读艾青的《归来的歌》[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陈启明;;以“意象”为工具增加课堂容量与深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学设计与反思[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年12期

5 汲安庆;;美学的胜利:“不雅”更能抒深情——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营构[J];中学语文教学;2017年01期

6 王云;;单纯美·散文美——读艾青的近作《盼望》[J];语文学习;1981年03期

7 向元强;中国现代诗坛泰斗——艾青[J];现代语文;2004年12期

8 文宗武;大地和太阳的歌者—艾青[J];语文学刊;1986年06期

9 孙乐中;;艾青漫像[J];百家评论;2016年06期

10 艾青;;艾青书法[J];百家评论;201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冕;;他依然年青——谈艾青和他的诗[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2 刘虎;;困顿中的希望——论艾青诗歌中的感情个性[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段从学;;地之子的行吟——艾青诗歌中的土地、个人与国家[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怡;;艾青:中国传统的“弃儿”和叛逆——对诗人艾青的一种描述[A];东方丛刊(1998年第2辑 总第二十四辑)[C];1998年

5 郑振乾;;“我和艾青是老朋友!”[A];黄源纪念集[C];2006年

6 贺锡翔;;谈谈鲁迅与艾青的关系[A];鲁迅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1991年

7 余飘;;艾青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纪念大诗人艾青诞辰100周年[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贺云;;诗坛盛会喜空前——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成立大会纪实[A];毛泽东诗词研究丛刊(第一辑)[C];2000年

9 丁芒;;不朽的诗心[A];汪静之先生纪念集[C];2002年

10 翟泰丰;;时代的歌手 人民的诗人[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彤;在金华,怀想三位现代文化巨擘[N];金华日报;2017年

2 冯立三;感奋与启示——读《常海文集》[N];中华读书报;2017年

3 记者 江卉;躬耕田垄,让湖北稻长成“高富帅”[N];湖北日报;2017年

4 王幅明;艾青与散文诗[N];文学报;2013年

5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铁凝;艾青:“最伟大的歌手”[N];人民日报;2010年

6 蒋鹏放;艾青酷爱书画艺术[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罗执庭;宏阔的视野 崭新的天地[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2年

8 晓雪;写出了活生生的艾青[N];中国人事报;2003年

9 晓雪;写出了活生生的艾青[N];文学报;2003年

10 骆寒超;艾青的灵魂[N];文艺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申欣欣;美术背景·艺术理念·诗歌创作[D];复旦大学;2010年

2 王永;还原·想象·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建平;中国现代诗歌叙述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王天红;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晶;艾青诗歌的中学语文教材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2 刘露;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艾青诗歌选编与教学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7年

3 怓敏;“艾青体”在中国新诗中的独特性[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俊民;艾青诗歌创作和理论关系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贺孝恩;艾青“诗论”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李夏;艾青晚年诗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尹艳佳;改写理论视角下的艾青诗歌英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李懿;论“诗的散文美”与艾青的诗学理想[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萍;艾青诗歌意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翔;“铸剑为犁”的现代传奇[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62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762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9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