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蜡烛》的教学设计和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2 03:40
【摘要】:从三年级起,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开始安排略读课文,同时也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提出了要求:教学内容上,要求粗知课文大意即可,理解词句不作为训练重点;教学方法上,更倾向于教师做引导、学生为主导的模式。新课程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从教学理论、教学行为方面改变,将理论知识和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那么,如何顺应新课程要求,转化教学行为?如何“张弛有度”的开展略读课文教学?成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思量及把控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及学生学情,选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略读课文《蜡烛》,对其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验研究,以求探寻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蜡烛》,是一篇略读课文,其时代代表性及研究意义较大,以《蜡烛》一文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验研究,旨在通过寻找该文章的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方法,让学生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准确把握此类文章;让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整合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能力,针对略读课文教学“张弛有度”,略而不简,精处悟情。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首先对目前略读课文的教学现状及学情特点进行阐述,反映出探求略读课文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并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所有文章进行梳理,阐述《蜡烛》在该册教材中的地位及学习意义,对《蜡烛》进行基本概括,阐述了教学设计的相关内容。通过以上内容,得出选题来源。其次从理论及实践两方面强调了略读课文教学的必要性以及选取《蜡烛》一文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验研究的意义。接着客观分析了国内对于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现状,尤其是对于略读课文以及《蜡烛》这篇文章的研究现状;最后对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第二部分是从中学语文视野下,对《蜡烛》进行文本解读。文本解读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文本解读能力的优劣,考量的是教师知识水平的薄厚。笔者认为,对于任何一篇课文,不论选择何种教学设计方案,教师都应当先做好文本解读。该部分首先对文章背景及所处时代进行解读;其次从文章体裁、故事梗概等方面对文本内容及编写意图进行解读;第三通过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的友好情感而突出本文的中心思想及价值取向;最后捋清文章整体思路,对文本内容进行局部细读。第三部分是《蜡烛》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教学的决策、安排及规划,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而采取不同的教学设计。针对略读课文的教学设计优劣,是衡量教师是否顺应新课程要求,“张弛有度”的开展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标准之一。笔者认为,微课是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很好方式。本部分首先列出本文教学设计表格,内容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顺序以及辅助资源八个方面;其次从制作多媒体课件方式、开发课程脚本、制作测试题、制作微课等方面介绍了《蜡烛》教学资源的选择;接着完整叙述教学内容及过程;最后罗列学生作业及板书设计内容。第四部分是《蜡烛》教学效果检测。首先介绍本次教学检测采用的方式是控制实验法中的单组实验法,通过对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二中学生进行前测、后测问卷调查,列表进行分析,从而对此次教学结果进行总结及反思。略读课文的教学,微课学习的教学效果远远好于学生自学。针对不足之处,除了指出目前存在的包括教学资源选择、教师专业引导能力、学生自学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几点问题之外,还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和建议。最后是结论,对全文做出总结。要想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提高,体会到语文的魅力,让文本知识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生命意义,就要落实新课标中“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要求,这也正是略读课文的教学方式。《蜡烛》这篇战地通讯文,文字朴实却深入人心,故事简明却寓意深刻,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积极意义,是略读课文的典范之作。对其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验研究,不但是对于该篇文章,对于相同题材文章,甚是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方式方法都有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3
【图文】:

自学能力,蜡烛,学生,状况


一文的教学效果,验证对文章进行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的重要性,验证教师引教学的必要性。(二)检测结果1.自学能力图 3-1 统计结果显示,在采用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之前,包头市达茂旗百庙二中参与实验的同学自学能力整体较弱,选择“很差”的学生有 8 人、选择“差”的学生有 13 人、选择“一般”的学生有 19 人、选择“较强”的学生有人、选择“很强”的学生有 5 人。但是在采用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教学之后,头市达茂旗百灵庙二中参与实验的同学自学能力有较大的提升,选择“很差”学生有 2 人、选择“较差”的学生有 5 人、选择“一般”的学生有 16 人、选“较强”的学生有 21 人、选择“很强”的学生有 10 人。

蜡烛,学习兴趣,状况,学生


的倒转“逼迫机制”让学生不得不在课前就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后在课堂由教师引导将知识和技能内化。教师基于对《蜡烛》文本解读的基础上的教学计,由传统的模式教学改为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势必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学习兴趣图 3-2 统计结果显示,在采用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之前,包头市达茂旗百庙二中参与实验的同学对《蜡烛》这篇课文的兴趣度整体较低,选择“很感兴趣的学生有 4 人、选择“比较感兴趣”的学生有 9 人、选择“一般”的学生有人、选择“不太感兴趣”的学生有 13 人、选择“没有兴趣”的学生有 2 人。是在采用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教学之后,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二中参与实验的学对《蜡烛》一文的兴趣度有较大的提升,选择“很感兴趣”的学生有 11 人选择“比较感兴趣”的学生有 24 人、选择“一般”的学生有 12 人、选择“不感兴趣”的学生有 6 人、选择“没有兴趣”的学生有 1 人。

学习积极性,蜡烛,学生,状况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学习积极性图 3-3 统计结果显示,在采用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之前,包头市达茂旗百庙二中参与实验的同学对战争类题材课文学习积极性普遍较低,选择“很积极的学生有 3 人、选择“比较积极”的学生有 8 人、选择“一般”的学生有 24 人选择“不太积极”的学生有 11 人、选择“很不积极”的学生有 8 人。但是在用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教学之后,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二中参与实验的同学对篇课文学习积极性普遍提升,选择“很积极”的学生有 15 人、选择“比较积极的学生有 23 人、选择“一般”的学生有 11 人、选择“不太积极”的学生有人、选择“很不积极”的学生有 1 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国;;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广西教育;2015年45期

2 赵世芳;;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J];学周刊;2015年33期

3 葛花;;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课外语文;2015年22期

4 刘焕丰;李文豪;;新课程实施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再开发[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19期

5 董秋菊;;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学周刊;2015年27期

6 殷素珍;;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J];学周刊;2015年24期

7 王慧英;;浅析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05期

8 章后顺;;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辅助运用的得与失[J];学周刊;2015年05期

9 赵世波;;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年05期

10 李征宙;顿德华;;语文生态课堂的建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兰晓维;微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黄兰;微课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璨;微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4 姜海林;初中语文新诗教学设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秀娟;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自身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6 陈鸿英;语文教师: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65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765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9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