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对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6 14:07
【摘要】:青少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接班人。对青少年初期阶段的初中生加强法治意识培养,才能达到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的目的,才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略。初中新版教材《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作为对初中生进行法治意识培养的主要渠道,就要积极适应新时代的法治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对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的有效作用。对岳阳市三所学校的实地调研表明:《道德与法治》课对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法治意识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法治意识培养实践环节缺乏、法治意识培养效果不佳等问题。通过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与过度应试化教学理念、法治意识培养方式单一、初中生身心发展特殊、教师法治专业素质不高以及复杂多变的法治意识培养环境等息息相关。为解决《道德与法治》课对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改善培养的对策:第一,贯彻《道德与法治》课的正常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本,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一体化;第二,以善用课堂讲授法、勤用案例教学法、巧用体悟教学法等方式,注重《道德与法治》课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第三,从注重初中生法治主体意识培养、提升教师法治专业素养、优化学校和社会培养环境等方面加以完善。通过有效的培养,使初中生能够知法、懂法、运用法律解决日常生活的基本问题,并进而做到自觉守法和努力护法。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2
【图文】:
图 2-1 学生对法律的基本感知图 2-1 中可以看出,通过询问初中生“你觉得法律离我们生活是近是远”对“法的感知进行调研,88.37%的学生认为法律离我们的生活很近,11.69%的学生们生活很远,0.04%的学生回答“其他”,上述回答表明,学生基本上都认为法很近。鉴于在校初中学生了解法律的途径主要还是来自于学校的课程学习,分学生对法律接近生活有正确的感知和认知,《道德与法治》对初中生法治了一定的成效。这一方面与课程安排有丰富的法治生活内容相关,如:七年与法治》教材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中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十成长”。从标题的编写,就可以看出法治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性以及国家对法治,另一方面也与教师结合了初中生的生活常识和成长特点来进行法律知识教
图 2-1 学生对法律的基本感知图 2-1 中可以看出,通过询问初中生“你觉得法律离我们生活是近是远”对“法的感知进行调研,88.37%的学生认为法律离我们的生活很近,11.69%的学生们生活很远,0.04%的学生回答“其他”,上述回答表明,学生基本上都认为法很近。鉴于在校初中学生了解法律的途径主要还是来自于学校的课程学习,分学生对法律接近生活有正确的感知和认知,《道德与法治》对初中生法治了一定的成效。这一方面与课程安排有丰富的法治生活内容相关,如:七年与法治》教材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中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十成长”。从标题的编写,就可以看出法治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性以及国家对法治,另一方面也与教师结合了初中生的生活常识和成长特点来进行法律知识教
图 2-4 学生了解法治知识的渠道法治意识培养效果不佳过设计案例材料问卷从侧面评测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效果,目前《道德与法生法治意识培养效果不佳。主要表现为如下问题:一是缺乏法律权威意识;二治知识的主动性;三是懂法并运用法律维权的意识有待加强。、缺乏法律权威意识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性,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准。法时也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产生权威意识威为导向且遵守秩序。[49]针对初中生的法律权威意识调查,主要涉及到法律法意识方面,统计结果分析如下:
本文编号:2782510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2
【图文】:
图 2-1 学生对法律的基本感知图 2-1 中可以看出,通过询问初中生“你觉得法律离我们生活是近是远”对“法的感知进行调研,88.37%的学生认为法律离我们的生活很近,11.69%的学生们生活很远,0.04%的学生回答“其他”,上述回答表明,学生基本上都认为法很近。鉴于在校初中学生了解法律的途径主要还是来自于学校的课程学习,分学生对法律接近生活有正确的感知和认知,《道德与法治》对初中生法治了一定的成效。这一方面与课程安排有丰富的法治生活内容相关,如:七年与法治》教材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中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十成长”。从标题的编写,就可以看出法治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性以及国家对法治,另一方面也与教师结合了初中生的生活常识和成长特点来进行法律知识教
图 2-1 学生对法律的基本感知图 2-1 中可以看出,通过询问初中生“你觉得法律离我们生活是近是远”对“法的感知进行调研,88.37%的学生认为法律离我们的生活很近,11.69%的学生们生活很远,0.04%的学生回答“其他”,上述回答表明,学生基本上都认为法很近。鉴于在校初中学生了解法律的途径主要还是来自于学校的课程学习,分学生对法律接近生活有正确的感知和认知,《道德与法治》对初中生法治了一定的成效。这一方面与课程安排有丰富的法治生活内容相关,如:七年与法治》教材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中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十成长”。从标题的编写,就可以看出法治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性以及国家对法治,另一方面也与教师结合了初中生的生活常识和成长特点来进行法律知识教
图 2-4 学生了解法治知识的渠道法治意识培养效果不佳过设计案例材料问卷从侧面评测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效果,目前《道德与法生法治意识培养效果不佳。主要表现为如下问题:一是缺乏法律权威意识;二治知识的主动性;三是懂法并运用法律维权的意识有待加强。、缺乏法律权威意识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性,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准。法时也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产生权威意识威为导向且遵守秩序。[49]针对初中生的法律权威意识调查,主要涉及到法律法意识方面,统计结果分析如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静;;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实施路径及存在的问题[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2 张计彪;;论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品牌;2015年02期
3 侯继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及其养成机制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年04期
4 王敬波;;号脉青少年法治教育[J];中国德育;2014年22期
5 赵文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特点概述[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年06期
6 傅恩来;;关于运用课堂讲授法进行教学的再思考[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周立刚;周琳;;法治意识的培育——我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的根本任务[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8 李步云;曾颜璋;;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J];学习与探索;2009年01期
9 柯卫;;中西方法治意识生成因素的比较[J];河北法学;2007年08期
10 柯卫;;中西方法治意识的差异及启示[J];求索;2006年12期
本文编号:2782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7825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