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M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3 19:16
【摘要】:数学历史源远流长,数学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数学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数学史是体现数学美的重要形式。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19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密切关系,直到1972年,HPM的建立,使得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成为了新的学术研究领域。研究者们发现,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可为数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习数学家们的刻苦钻研精神。然而,在一线中学教学中,数学史真正融入课堂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原因在于教学任务繁重和紧张的学习压力下,数学史教学占用了有限的教学时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这也为数学史融入课堂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本论文便是通过教学设计和实践研究如何利用微课这个媒介更好地将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实现HPM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等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查找各类文献资料,梳理国内外有关HPM和微课的研究现状和理论,找到研究的立足点和方向,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同时,笔者也梳理出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相关的数学史知识,找到HPM微课与数学教学结合的突破口。经过上述理论准备,笔者制定出相应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法,笔者对金华市目前的HPM微课教学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为本论文的研究做铺垫。经过上述前期准备,本文提出了HPM微课设计的几个原则,并具体阐述了研究方法和方案。在具体实践阶段,论述了HPM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方法,根据理论研究和问卷调查设计教学方案,并进行实践验证,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根据上述实践进行总结分析,得出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并进行了研究展望。从研究结果上看,HPM微课能够使数学史更为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的印象得以改观。同时,学习数学史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吃苦精神,综合能力得到了相应提升。在制作HPM微课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本文的研究为今后更多HPM微课的制作做好了铺垫,也为继续深入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HPM微课定能得到大量普及和推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6;G434
【图文】:
如何在习题教学中利用微课进行数学史内容的教学。逡逑教学案例3勾股定理与九章算术逡逑(1)学情分析逡逑学生在学完《勾股定理》的内容后,已对其基本形式和来龙去脉有所掌握,然逡逑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很难准确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或表示出三边关系,尤其对古诗逡逑文类的题目理解上存在困难,如果老师能够帮助学生逐句审题,便能方便学生理解逡逑题意,掌握数学学习方法。逡逑(2)教学目标逡逑通过微视频的形式,辅助学生学会审题,理解题目含义,并进行直角三角形的逡逑构造,学会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逡逑(3)教学重难点逡逑重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逡逑难点:题目意思的理解与分析,构造直角三角形,计算三边长度。逡逑(4)教学过程逡逑①原题展示:逡逑浙教版八年级上《探索勾股定理》一节中,课后习题第6题这样问到:逡逑6.在(九董算术〉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数学楲今有泡方一丈,葭生其逡逑
r邋*逦逦端恰好与水面齐平.问水有多深?芦笔有多长(1文=io尺)?解决这个逡逑<第6蘧}逡逑图4.邋1浙教版八上数学《探索勾股定理》课本习题截图逡逑②思路分析:这道题目出自《九章算术》勾股章第6题,内容非常形象有趣。逡逑虽然题目中已有大致意思的解读,但对于有些学生而言,理解上依然存在困难,需逡逑24逡逑
此题以诗的形式展现,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很难理解题目的含义。教师在讲解时,逡逑需要逐句进行简单翻译,理出题中的条件和结论,学生在前面己做类似题的基础上,逡逑再解答此题,难度便大大降低了,具体如图4.邋4所示。逡逑(5)教学反思逡逑数学教材或参考书中有很多涉及中国古代数学的习题,这类习题主要源于《九逡逑章算术》、《周髀算经》、《海岛算经》等,阅读其中的数学故事,常常让人惊叹逡逑古人的智慧,对于当今师生,很少有时间专门去看古代典籍,如果能通过HPM微逡逑课的形式,将相关数学知识点与古代数学相融合,不仅仅是非常好的数学素材,也逡逑能从古人的数学题中汲取数学思想的养分,提升师生的数学史素养。逡逑4.邋4在拓展课教学中的应用逡逑拓展课程,指的是除课标要求的基础课程外的能力提升课。在初中阶段,很多逡逑爱好数学的学生不满足于课堂知识,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数学拓展知识。在曰常逡逑教学中
本文编号:2792407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6;G434
【图文】:
如何在习题教学中利用微课进行数学史内容的教学。逡逑教学案例3勾股定理与九章算术逡逑(1)学情分析逡逑学生在学完《勾股定理》的内容后,已对其基本形式和来龙去脉有所掌握,然逡逑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很难准确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或表示出三边关系,尤其对古诗逡逑文类的题目理解上存在困难,如果老师能够帮助学生逐句审题,便能方便学生理解逡逑题意,掌握数学学习方法。逡逑(2)教学目标逡逑通过微视频的形式,辅助学生学会审题,理解题目含义,并进行直角三角形的逡逑构造,学会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逡逑(3)教学重难点逡逑重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逡逑难点:题目意思的理解与分析,构造直角三角形,计算三边长度。逡逑(4)教学过程逡逑①原题展示:逡逑浙教版八年级上《探索勾股定理》一节中,课后习题第6题这样问到:逡逑6.在(九董算术〉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数学楲今有泡方一丈,葭生其逡逑
r邋*逦逦端恰好与水面齐平.问水有多深?芦笔有多长(1文=io尺)?解决这个逡逑<第6蘧}逡逑图4.邋1浙教版八上数学《探索勾股定理》课本习题截图逡逑②思路分析:这道题目出自《九章算术》勾股章第6题,内容非常形象有趣。逡逑虽然题目中已有大致意思的解读,但对于有些学生而言,理解上依然存在困难,需逡逑24逡逑
此题以诗的形式展现,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很难理解题目的含义。教师在讲解时,逡逑需要逐句进行简单翻译,理出题中的条件和结论,学生在前面己做类似题的基础上,逡逑再解答此题,难度便大大降低了,具体如图4.邋4所示。逡逑(5)教学反思逡逑数学教材或参考书中有很多涉及中国古代数学的习题,这类习题主要源于《九逡逑章算术》、《周髀算经》、《海岛算经》等,阅读其中的数学故事,常常让人惊叹逡逑古人的智慧,对于当今师生,很少有时间专门去看古代典籍,如果能通过HPM微逡逑课的形式,将相关数学知识点与古代数学相融合,不仅仅是非常好的数学素材,也逡逑能从古人的数学题中汲取数学思想的养分,提升师生的数学史素养。逡逑4.邋4在拓展课教学中的应用逡逑拓展课程,指的是除课标要求的基础课程外的能力提升课。在初中阶段,很多逡逑爱好数学的学生不满足于课堂知识,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数学拓展知识。在曰常逡逑教学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贾进涛;王德才;;基于微课的三种数学HPM教学设计[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2 侯小敏;汪晓勤;;HPM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数学月刊;2015年06期
3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4 蒲淑萍;汪晓勤;;数学史怎样融入数学教材:以中、法初中数学教材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08期
5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6 徐章韬;汪晓勤;梅全雄;;发生教学法:从历史到课堂[J];数学教育学报;2010年01期
7 朱建国;;数学教学的文化功能和教育价值[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年12期
8 汪晓勤,欧阳跃;HPM的历史渊源[J];数学教育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马朝宏;;微课程:让学习变得简单而有趣[N];中国教师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振举;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俞玉娇;初中数学微课程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汲会会;HPM视角下坐标系的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瑞瑞;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思考[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92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792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