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美术动漫模块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0-09-11 07:31
自从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9个学习模块和5个内容系列(即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一直得到了社会和教师的广泛认可与支持,但在笔者走访调查中却发现成都市高中实施美术模块选修课的情况却并不良好,实行多模块美术选修课的学校很少。而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高中学生对现代媒体艺术的相关课程的课堂更积极,对动漫设计特别感兴趣。但任何一部动画不论时间长短的制作流程都分为前期的动漫美术设计,中期的动画制作再到后期图像剪辑,音频制作等,如此繁复的学习内容已经远超过了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模块活动建议的内容。高中美术模块教学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在高中美术选修中进行动画设计更是探索阶段。学生在参与动漫相关课程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能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感知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因此笔者以学习动漫设计经验基础上,通过可行性调查及实习教学实践后,就如何在高中美术课程中构建动漫具体课程的学习模块发表自己的观点,就高中美术课程中如何构建动漫模块课程,开展动漫模块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旨在论述高中美术动漫模块构建的重要性、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对设计动漫模块课程和进行相关教学的案例分析,希望为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提供新方向。
【学位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G633.955
【部分图文】:
2 动漫相关概念及我国动漫现状7图2.7 图2.8我国的漫画写实性和艺术性都极高,最鲜明的特点是极具讽刺性,还具有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特点,与时事政治和社会状况息息相关。在1904年的上海《镜中日报》中第一次出现“时事漫画”,又以丰子恺《子恺漫画》(图2.9)的出版,使得这一艺术形式得以统一名称并普及。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的抗战时期中国漫画更是形成了一针见血,主动鲜明的抗日漫画,这期间多是反应了漫画的政治性,讽刺性。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除了报刊外,之后又开始有了连环画。70年代开始进入文革时期,中国漫画进入了繁盛时期,但在内容题材都受到很大限制,以政治宣传为主。80年代起漫画保持着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开始风格呈多样化发展,地区风格拉大。在香港以黄玉郎为代表的港式漫画产业初步形成,台湾地区的漫画也是同样的星光熠熠,有敖幼祥《乌龙院》(图2.10)、朱德庸《双响炮》(图2.11)、蔡志忠《老子说》(图2.12)等重量级人物及作品。但我们发现中国漫画与中国动画不同
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刻石的技术要求较高,而动漫作品中的橡皮印章(图3.14)就更容易掌握。图3.14摄影/摄像 根据某一题材(如风景、人物、花卉等)进行摄影、摄像活动。根据某一主题或社会热点问题编写脚本,并进行拍摄、编辑和加工处理。不论是动漫cosplay摄影,还是定格动画(图3.15)需要通过摄影、摄像完成的。时事漫画则是对时下幽默讽刺社会现象的艺术表现形式。图3.15电脑绘画/电脑设计选用一种或几种计算机软件,比如用Photosho、CorelDRAW、Painter等进行平面绘画创作或设计;用Flash等进行动画设计,或用3Dmax、AutoCAD进行三维立体设计。动画设计本就属于这个模块内容中,但对于电脑绘画,也就是动漫行业里常说的CG绘画(图3.16),其中可涵盖的风格之大也基本达到有多少绘画艺术类别
唯一只做了赏析的要求的内容,如第三章节提到的动漫模块对其他模块内容的扩展和综合,动漫艺术的表现形式是极为丰富的。比如动漫美学双年展中的油画、雕塑、等当代艺术作品(见图4.1)都是可以打破学生对动漫艺术原有的认识。由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带给他们新的艺术感受,但由于这部分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因此这里只赏析,而关于具体油画、雕塑的鉴赏方法及具体技巧则可以在美术鉴赏模块、绘画模块、雕塑模块中去学习。而已经学习相关的模块的学生,更可以将之前所学的知识带入到新的模块之中,继续深化。图4.1青年艺术家杨纳的油画、雕塑作品(4)高中生学习压力大,课时有限没有完整的时间去欣赏整部动画电影,或者漫画作品。而动漫鉴赏课也不是影视赏析课,始终要回归到美术中,因而学
本文编号:2816395
【学位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G633.955
【部分图文】:
2 动漫相关概念及我国动漫现状7图2.7 图2.8我国的漫画写实性和艺术性都极高,最鲜明的特点是极具讽刺性,还具有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特点,与时事政治和社会状况息息相关。在1904年的上海《镜中日报》中第一次出现“时事漫画”,又以丰子恺《子恺漫画》(图2.9)的出版,使得这一艺术形式得以统一名称并普及。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的抗战时期中国漫画更是形成了一针见血,主动鲜明的抗日漫画,这期间多是反应了漫画的政治性,讽刺性。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除了报刊外,之后又开始有了连环画。70年代开始进入文革时期,中国漫画进入了繁盛时期,但在内容题材都受到很大限制,以政治宣传为主。80年代起漫画保持着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开始风格呈多样化发展,地区风格拉大。在香港以黄玉郎为代表的港式漫画产业初步形成,台湾地区的漫画也是同样的星光熠熠,有敖幼祥《乌龙院》(图2.10)、朱德庸《双响炮》(图2.11)、蔡志忠《老子说》(图2.12)等重量级人物及作品。但我们发现中国漫画与中国动画不同
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刻石的技术要求较高,而动漫作品中的橡皮印章(图3.14)就更容易掌握。图3.14摄影/摄像 根据某一题材(如风景、人物、花卉等)进行摄影、摄像活动。根据某一主题或社会热点问题编写脚本,并进行拍摄、编辑和加工处理。不论是动漫cosplay摄影,还是定格动画(图3.15)需要通过摄影、摄像完成的。时事漫画则是对时下幽默讽刺社会现象的艺术表现形式。图3.15电脑绘画/电脑设计选用一种或几种计算机软件,比如用Photosho、CorelDRAW、Painter等进行平面绘画创作或设计;用Flash等进行动画设计,或用3Dmax、AutoCAD进行三维立体设计。动画设计本就属于这个模块内容中,但对于电脑绘画,也就是动漫行业里常说的CG绘画(图3.16),其中可涵盖的风格之大也基本达到有多少绘画艺术类别
唯一只做了赏析的要求的内容,如第三章节提到的动漫模块对其他模块内容的扩展和综合,动漫艺术的表现形式是极为丰富的。比如动漫美学双年展中的油画、雕塑、等当代艺术作品(见图4.1)都是可以打破学生对动漫艺术原有的认识。由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带给他们新的艺术感受,但由于这部分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因此这里只赏析,而关于具体油画、雕塑的鉴赏方法及具体技巧则可以在美术鉴赏模块、绘画模块、雕塑模块中去学习。而已经学习相关的模块的学生,更可以将之前所学的知识带入到新的模块之中,继续深化。图4.1青年艺术家杨纳的油画、雕塑作品(4)高中生学习压力大,课时有限没有完整的时间去欣赏整部动画电影,或者漫画作品。而动漫鉴赏课也不是影视赏析课,始终要回归到美术中,因而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唐忠会;龚文;;动画本体的研究现状及其原因[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杨睿;;中国动漫创意产业发展前景[J];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16期
3 尹茜茜;;浅谈动漫专业教学思路[J];才智;2010年08期
4 朱从娜;;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动画内容设计初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Z1期
5 张晓;;充分肯定学生的审美感受——高中美术《绘画》模块“肖像漫画”的教学设计[J];江苏教育;2014年22期
本文编号:2816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816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