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黑龙江省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8 06:22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旅游作为休闲方式之一。为保障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高国民休闲质量,开发更多休闲旅游产品,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国民休闲旅游纲要》并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部跟随国家政策引领,积极推动研学旅行,并于2016年,联合交通部等十一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中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根据不同学段开发研学旅行课程。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黑龙江省教育厅积极行动,于2017年11月7日发布黑教联[2017]59号文件——《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指出学校要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以我省特色资源为依托,精心设计多种类型且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主题课程,充分利用龙江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打造一批具我省地域及文化特色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带动省外学生到我省开展研学旅行。若要开发特色研学旅行课程,推动黑龙江省研学旅行的发展,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关键。本论文在泰勒现代课程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考察法两种研究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大量与研学旅行相关的文献、书籍等资料,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的技术路线。从宏观的角度对研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开发的依据和开发的技术路线做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并将黑龙江省具有研学价值的资源进行分类梳理,为一线教师开发地方性研学旅行课程资源提供参考和可借鉴的思路;其次,通过实地考察法,从微观角度根据黑龙江省的资源特点和地域优势,设计了“自然地理研学旅行”、“人文地理研学旅行”两种主题的研学旅行方案,根据黑龙江省内比较突出的具有典型性、特色性、教育性的资源,每个主题设计两个地理研学旅行方案,并从研学主题的确定、研学地点的选择、研学目标的设计到具体研学旅行实施过程的设计做了详细的阐述,为一线教师应用研学旅行课程资源,设计研学旅行方案,开发研学旅行课程提供参考。
【学位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633.55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论文研究


笔者还利用假期对本论文研究的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研究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了有名的自然景区、工业基地、农业基研究地点的实际情况做了记录,为本论文后续研学旅行方案的撰写提利的参考资料。) 技术路线为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把握本研究的整体思路,笔者通过查阅了献、书籍等资料,并对其进行梳理,建构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本思路即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书籍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该研究的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梳理相关研究在国内外不同时期的研究现龙江省研学旅行进展较慢的问题以及黑龙江省独特的资源优势。在分通过实地考察法,参加研学旅行活动并对研学地点进行考察,总结研开发的经验,梳理出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技术路线、开发黑龙江省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进行梳理。在解决问题阶段,将开发于地理研学旅行方案设计中,并应用实地考察法,校正研学旅行方案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设计本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如图 1-1 所示

镜泊湖


察其地貌特征,分析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地理思维。依据基地之间课程资源的整合性原则,牡丹江市内著名的八女投江纪念馆也作为研学地点之一,学生可聆听八女投江的历史,感受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奉献精神。4. 研学内容设计及线路安排镜泊湖位于牡丹江宁安市境内,是由于火山喷发,熔流遇牡丹江水冷凝,将奔流于高山之间的江水拦腰截断,形成的堰塞湖(见图 4-1 牡丹江镜泊湖)。吊水楼瀑布是镜泊湖八大名景之一,在内力的作用下,岩浆喷涌而出遇江水冷凝将牡丹江截住,形成高山湖泊,由于岩石性质及风化等作用,岩壁坍塌。丰水期流水对岩壁的冲刷作用加强,破坏岩壁,形成缺口,该缺口形成了湖水的下泄区,才有了吊水楼瀑布奇观。枯水期,熔岩床裸露,能看到大小不一光滑圆润的熔洞。在镜泊湖峡谷,(见图 4-2 镜泊湖大峡谷)牡丹江水流侵蚀由于熔岩流进牡丹江冷凝而形成的熔岩被,形成怪石嶙峋的峡谷地貌。学生可以观察吊水楼瀑布、镜泊湖峡谷等奇观,观察岩石特征、水流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分析内外力对该区域地表形态的影响。

镜泊湖,大峡谷


察其地貌特征,分析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地理思维。依据基地之间课程资源的整合性原则,牡丹江市内著名的八女投江纪念馆也作为研学地点之一,学生可聆听八女投江的历史,感受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奉献精神。4. 研学内容设计及线路安排镜泊湖位于牡丹江宁安市境内,是由于火山喷发,熔流遇牡丹江水冷凝,将奔流于高山之间的江水拦腰截断,形成的堰塞湖(见图 4-1 牡丹江镜泊湖)。吊水楼瀑布是镜泊湖八大名景之一,在内力的作用下,岩浆喷涌而出遇江水冷凝将牡丹江截住,形成高山湖泊,由于岩石性质及风化等作用,岩壁坍塌。丰水期流水对岩壁的冲刷作用加强,破坏岩壁,形成缺口,该缺口形成了湖水的下泄区,才有了吊水楼瀑布奇观。枯水期,熔岩床裸露,能看到大小不一光滑圆润的熔洞。在镜泊湖峡谷,(见图 4-2 镜泊湖大峡谷)牡丹江水流侵蚀由于熔岩流进牡丹江冷凝而形成的熔岩被,形成怪石嶙峋的峡谷地貌。学生可以观察吊水楼瀑布、镜泊湖峡谷等奇观,观察岩石特征、水流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分析内外力对该区域地表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梅;;屈梅文化主题设计作品[J];印染;2018年22期

2 范思淼;任欢;崔莹;;试析中餐宴会主题设计创新[J];才智;2017年33期

3 石春柳;;例谈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主题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年02期

4 陈晓丽;;余映潮语文教学思想之主题设计的研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年03期

5 曹梅;;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主题设计与有效策略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年05期

6 高文蓉;;班会主题设计:生命教育——让生命在阳光下绽放[J];新课程(下);2017年09期

7 魏雅楠;;手机主题设计[J];青年文学家;2018年29期

8 袁立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主题设计探析——以北京汇佳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6年31期

9 周惠英;;中班科学活动:玩泡泡[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7年06期

10 王菊萍;;点亮绿色的阅读之灯——牧区小学低段阅读主题设计探讨[J];科普童话;2017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丽虹;;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设计的研究[A];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理论研究(2018年版第一辑)[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洁(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洛阳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设计探微[N];中国教师报;2006年

2 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小学教育科 刘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设计浅析[N];山西青年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吴力;广交会刮起“主题设计”风[N];国际商报;2013年

4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附属中学 贾海燕;做有技术懂艺术的造型师[N];中国教师报;2018年

5 姚安;世博会北京展馆的主题设计[N];中国文物报;2010年

6 方翔;亚运引领体育专题 主题设计都求创新[N];中国邮政报;2011年

7 记者 席萍;“天然美棉 连系全球”主题设计活动启动[N];中国纺织报;2011年

8 山东省潍坊高新区志远小学 臧秀霞 常州大学附属小学 王岚;教学改变课程[N];中国教师报;2018年

9 阳江市社科联 许兆欢;以“海”为主题设计特色旅游路线[N];南方日报;2013年

10 记者闫友明;办出水平 办出特色 办出实效[N];柳州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书敏;黑龙江省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2 李雪珂;植物园儿童主题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3 刘昊初;趣味性主题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6年

4 谭琢麒;扁平化手法在手机主题设计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孙冲;戒烟主题设计[D];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

6 张倩;特色餐饮空间主题设计研究—楚湘园餐饮空间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张瑶;农业认养旅游文化根源及主题设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马志岩;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白醒乐;李安电影美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妍;我国当代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21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821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6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