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3 05:53
   自从2016年“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当前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具备了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学生不仅可以自主学习、学会学习,还可以不断增强自己的实践和创造能力,这为他们未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还停留在初步阶段,教师也未能找到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所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理想。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个体智能的差异会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接受速度以及学习成绩等造成影响,所以教师应当依据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差异实施课堂教学。多元智能理论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可见,将多元智能理论用于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具有关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研讨,正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引言,主要介绍了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方法。第二章是研究进展和基本理论,梳理了多元智能理论和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并对多元智能理论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章是对高一年级语文核心素养和智能情况的详细分析,不仅对问卷和测试卷的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还整理了教师的访谈结果,基本了解了当前高一年级学生的多元智能和语文核心素养现状。第四章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策略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编写和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并设计了两个教学案例。第五章是结论与展望,将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小结,提出此次研究不足之处。总之,本文希望能给高中一线语文教师一些灵感和启发,能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一些新思路,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切实落实下去。
【学位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33.3
【部分图文】:

班级,智能,重点班,素养


项记为 3 分,D 选项记为 2 分,E 选项记为 1 分,分数越高,说明学生的某能越突出。(二)测试卷结构及评价方法测试卷设计的基础是:中小学语文教材知识、教师和学生实际情况。测试卷的内容包括成语、病句、诗歌鉴赏、文学常识等题型,分别考查学生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四方面文核心素养。每种核心素养的题目数量相同,都为 3 道题。测试卷各题型分值:单选题有 8 道,每道 8 分,总共 64 分;主观题有 4 道, 9 分,总共 36 分。测试卷满分为 100 分。测试卷评价方式:85 分及以上优秀,70-85 分良好,60-70 分合格,60 分下不合格。(三)问卷与测试卷结果分析1、重点班与普通班结果分析本次调查总共发出 416 份调查问卷,回收了 404,因此采收率为 97%。在整提出了4份无效的问卷,因此有效问卷只有400份。重点班和普通班分别 204 196 份。使用 Excel 统计问卷,具体数据见以下图表:

类型对比,男女生,智能,智能表


图 3-2 男女生智能类型对比图通过图 3-2 的图形能够知道:男女生所拥有的智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辑数学、肢体运作、空间和人际四种智能表现突出;女生的语言、自以及对自然探索这几种智能表现突出。所以就需要启发老师对于男女同智能类型,采取相对应的语文教学策略。表 3-2 高一年级男女语文核心素养测试卷得分统计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09期

2 张连彬;;地理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年09期

3 袁振国;;当代教育的五大使命[J];上海教育;2015年13期

4 凌宗伟;;模式化的教育:新的压迫与侵犯[J];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10期

5 张其志;多元智能评估的主要观点及操作要领[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2期

6 李宝荣 ,伍芳辉;与加德纳先生关于“多元智能研究”的问答录[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梅汝莉;教学创新的深刻启示——《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评析[J];人民教育;2003年17期

8 张玲;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意义到底何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9 曾晓洁;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新视野[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若男;语文核心素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2 刘新星;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3 项哲;新课程标准下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4 徐丹;基于性别差异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彭宙婉;高中语文态度的反思与重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6 齐文辉;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范雅君;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牛勇;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81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881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8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