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叶嘉莹诗学观和中学古诗词教学问题

发布时间:2017-04-26 05:06

  本文关键词:叶嘉莹诗学观和中学古诗词教学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的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丰富的意蕴、深刻的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当我们徜徉在古典诗词的历史长河中,总能找到启发、影响自己的信念和力量。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曾说:”在中国的诗词中,确实存在有一条绵延不已的、感发之生命的长流。只有让青年人不断的加入这条长流,它才永远不会枯竭。”1在当前的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有一些值得肯定的积极因素,其促进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学习。但同时也存在着种种值得我们反思的现象和问题,尤其是在应试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古诗词越来越缺少一种积极的感发和体会,教师在教授时也忽视古典诗词内在特质的阐释,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古诗词教学积极作用的同时,并指出当今中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将叶嘉莹的诗学观和当前的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相结合,通过挖掘叶嘉莹诗学理念中的精华部分来指导中学古诗词的教学,推动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发展与改革。
【关键词】:叶嘉莹 诗词教学 中学语文 诗学观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0
  • 第一章. 中学古诗词教学的问题研究10-25
  • 第一节. 教材的编写受政治因素影响10-15
  • 第二节. 古诗词教育的积极作用15-19
  • 第三节. 古诗词教育中的不足和影响19-25
  • 第二章. 叶嘉莹的诗学观25-29
  • 第一节. 叶嘉莹主要的诗学观25-27
  • 第二节. 叶嘉莹诗学观的实质27-29
  • 第三章. 叶嘉莹的观点纳入中学课程中的依据29-38
  • 第一节. 与古典诗词文本内在规定性相契合的语文知识29-34
  • 第二节. 中学生应该学什么样的古诗词34-36
  • 第三节. 叶嘉莹的诗学观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36-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益斌;古诗词教学如何激发审美自觉[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朱红英;古诗词教学浅谈[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3 周晓曦;;古诗词教学——朗读寻趣[J];大学时代;2006年09期

4 施茂枝;;疏言 显象 悟意 化言——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路[J];语文建设;2006年01期

5 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01期

6 毛学良;;关于新课标下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感受[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王晓枫;;古诗词教学中要重视培养朗诵能力[J];晋中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黄吉鸿;;小学古诗词诵读创新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06年S1期

9 谢金辉;;“通读、通讲”的古诗词教学法[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3期

10 吴征翠;;古诗词教学中“读”的艺术[J];写作;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慧玲;;诗“情”+画“意”=诗意——浅论小学情景交融类古诗词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2 覃冬梅;;浅谈初中古诗词的鉴赏技巧[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3 吕衡;;锦上添花——运用多媒体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将顶旭;;《忆江南》教学反思[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5 王春霞;;古诗词赏析技法例谈[A];2014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6 蒋瑞霞;;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A];2014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7 赵欣;;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的思考[A];2014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张娟;;初中古诗词比较阅读教学之我见[A];2014年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罗英;;阅读古诗 陶冶情操——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堰市东桥中心小学 陈佩芬;小学生古诗词诵读“三要素”[N];江苏教育报;2012年

2 张家界四中教师 郑玉兰;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尝试[N];张家界日报;2013年

3 贵州省黔西县铁石中学 王杰;古诗词教学之我见[N];大众科技报;2007年

4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芦艳 黄剑;古诗词走进海州小学校[N];连云港日报;2008年

5 永年四中 陈付林;中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的几个环节[N];学知报;2010年

6 上蔡县东岸乡大苏学校 黄翠平;如何培养小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N];驻马店日报;2014年

7 织金县龙场镇中心村小学 罗皎瑜;浅论小学古诗词教学修辞手法[N];山西青年报;2014年

8 广汉市七一学校 肖玲;浅析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N];学知报;2011年

9 海安县实验小学 张蓉;浅析古诗词教学的情趣化取向[N];江苏教育报;2013年

10 绍兴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 章玲花;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点滴谈[N];绍兴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琦;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王艳燕;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于航;试谈初中古诗词情趣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凤娟;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反思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海波;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群伟;中职校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汪光宏;基于“生命需要”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丽萍;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雒婷婷;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10 崔玉颖;文本互涉理论与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叶嘉莹诗学观和中学古诗词教学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27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8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