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大连市智障儿童体育健康促进的协同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8 09:21
  智障儿童群体是残障人士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当今社会高速发展,智障儿童的发展和教育问题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困惑,学校单方面的教育不利于智障儿童健康促进水平的提升。本研究对大连市四所特殊学校智障儿童群体进行调查,研究协同教育在智障儿童健康促进方面的重要作用。希望能运用体育手段,通过协同教育方式促进智障儿童健康。研究采用文献查阅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测试法等方法开展研究,对学校体育教育情况、家庭教育方式、社会力量参与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家庭在智障儿童教育方面过多依靠学校,缺乏体育活动方面的亲子互动,家长的学历水平越高,越注重孩子自主生活方面能力的培养;学校教育忽视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的教育。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并出现年龄结构断层,教师科研能力薄弱且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课程设置比较单一,未紧密贴近智障儿童实际情况。体育教育受资金、场地、器材等条件制约,体育教师的责任意识有待加强;社会层面重视技能培训,忽略智障儿童的情感接受。社会福利不够完善,缺乏政策支持。通过以上原因分析影响智障儿童协同教育的因素包括:学校特教资源的缺乏制约智障儿童体育教学的改革;家庭思想观念的禁锢导致智障儿童生活...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连市智障儿童体育健康促进的协同教育研究


大连市四所特殊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

想象力,平均分,儿童,积木


图 4.1 数字广度测验障儿童想象力平均分的比较智障儿童想象力的测试主要包括三个模块:积木测试、填图测验、排积木测试中,要求智障儿童按照图 4.2 所示搭建积木(有时间要求)块上实验前后均有所变化。对照组儿童实验前平均得分 8.14 分,实6分,虽有增加但幅度很小。实验组儿童实验前后分数呈现显著性差异( 8.42 分增长到 9.81 分,得分增长较多,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在教师提完成任务,并且要和图片一样”的情况下,实验组儿童表现出更积极

测试图,积木,测试图


图 4.2 积木测试图填图测验中(如 4.3),选取了以下图片,让智障儿童辨别出缺失的。该项测验中实验组儿童在训练前后分数的增长好于对照组,对照组.02 分,实验组分数增长了 1.26 分,并且前后分数对比呈显著性差异(童在经过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后,反应速度明显增强,辨别力也显著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常态下特困区农村小学体育协同教育研究[J]. 张高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6(03)
[2]“家庭—社区—医院—高校”四位一体运动健康促进模式探索[J]. 乐生龙,陆大江,夏正常,葛军,王人卫,毛丽娟,程蜀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11)
[3]家、园、社区协同教育的现状、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J]. 王秋霞.  学前教育研究. 2014(05)
[4]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管理模式的创新[J]. 陈培友,孙庆祝.  体育学刊. 2014(02)
[5]中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理论溯源与框架构建[J]. 汪晓赞,郭强,金燕,李有强,吴红权,季浏.  体育科学. 2014(03)
[6]体育与健康促进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运动动机和健康的影响[J]. 韩文华,翟一飞,苏煜.  中国健康教育. 2013(08)
[7]从社会协同学的视角看我国智障儿童教育发展的体制缺陷及其优化[J]. 谢俊贵.  学前教育研究. 2012(12)
[8]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体育需求及干预策略[J]. 张革平.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10)
[9]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思考[J]. 林莉,孙仕舜,董德龙.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08)
[10]构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J]. 岳保柱.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1(04)

博士论文
[1]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D]. 黄立新.西北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小学一年级数学家校协同教育的应用研究[D]. 吴欣.四川师范大学 2017
[2]学生体质下降背景下青少年健康促进自我干预的研究[D]. 方放.吉林体育学院 2014
[3]协同教育视角下中国家校关系的失衡与反思[D]. 唐文琴.西南大学 2013
[4]协同教育平台的应用效果实验研究[D]. 鲁丽岚.浙江师范大学 2012
[5]网络环境下小学协同教育的策略研究[D]. 林晓芬.浙江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62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462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4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