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武术攻防技术教学的实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8 07:37
武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攻防技术是武术中最简单实用的原始技术,通过武术攻防技术以及格斗等不同种类运动的学习,比如其摔、拿、击、踢、打、刺等基本动作,最终可以达到改善和增强体质、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磨练意志及培养道德情操的作用。但是,在我们武术教学中发现老师非常认真的给学生讲解动作时,学生没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尤其是给学生做示范的时候,存在学生的兴趣没有完全被激发的出来的现象,一定程度上表明武术教学未发挥到最佳价值效果,导致广大的中学学生未能自觉的掌握武术技术、技理。倘若将攻防技术作为武术教学日常教学的重点,在武术教学当中渗透攻防技术,不仅能够正确传承武术精神,还能换新传统的刻板枯燥的教学方式,使用更加新颖有趣的方式方法来承载正确的技术动作,一针见血的把握技术关键。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武术兴趣以及对武术的爱好,能够参与到武术训练中,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本文主要针对中学武术通过攻防技术进行教学研究,实验对象为孟庄镇中学初中二年级共六个班,采取随机的方式,抽取四个班(共117人),实验班由一班(男生17人,女生13人)与四班(男生16人,女生12)组成,对照班由三班(男生16人,女生...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
1.1.1 政策高屋建瓴
1.1.2 武术本质回归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2.1 传承武术文化
1.2.2 促进身心健康
1.2.3 掌握攻防技术
2 研究综述
2.1 武术攻防技术概述
2.1.1 武术的概念
2.1.2 攻防技术概述
2.1.3 武术教育概述
2.2 国内外关于武术攻防技术教学研究现状
2.2.1 国内关于武术攻防技术教学的研究现状
2.2.2 国外关于武术攻防技术教学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实验观察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实验内容
4.1 实验依据
4.1.1 武术教学内容
4.1.2 攻防与套路的对比
4.1.3 防身自卫学习
4.1.4 学生内部动机激发
4.1.5 攻防教学提升学生记忆力
4.2 武术攻防技术教学实验设计
4.2.1 实验对象
4.2.2 实验时间
4.2.3 实验地点
4.2.4 实验变量控制
4.2.5 实验前后测试内容
4.2.6 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内容
4.2.7 武术攻防技术教学注意事项
5 实验对比与调查结果分析
5.1 实验对比结果分析
5.1.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状态
5.1.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状态
5.1.3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的对比
5.1.4 实验前后学生对武术课喜爱程度、满意程度、重视程度与学习成绩的对比
5.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2.1 武术课程开展情况
5.2.2 对武术的了解程度
6 中学武术攻防技术教学存在问题与策略
6.1 武术攻防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6.1.1 教学目标单一
6.1.2 武术教材落后
6.1.3 武术设施缺乏
6.2 加强中学武术攻防技术教学的策略
6.2.1 推进教学内容改革
6.2.2 加强武术教育地位
6.2.3 树立精神文化意识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武术教学中的攻防教学法[J]. 赵咏. 才智. 2017(07)
[2]学校武术教育务实推进的路径选择[J]. 李卓嘉,雷学会,王岗.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09)
[3]“技击”: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历史传统与当代回归探析[J]. 张俊杰. 浙江体育科学. 2016(05)
[4]武术的大本大宗:武术技术技法和武术技理[J]. 李龙. 武术研究. 2016(04)
[5]基于攻防体验的武术教学实践与控制[J]. 李艳艳.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5(03)
[6]反思武术的攻防教学[J]. 冯亚乐,张云崖. 搏击(武术科学). 2014(05)
[7]论武术的本质与质变[J]. 朱君. 体育科学. 2013(01)
[8]攻防教学法在武术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 华红光,王继强,罗姗. 搏击(武术科学). 2011(11)
[9]对高校武术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的思考[J]. 高会军.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10]攻防技击性在现代武术套路发展中的地位[J]. 刘河旺,刘明昌,刘玉珍. 搏击(武术科学). 2011(02)
本文编号:3462493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
1.1.1 政策高屋建瓴
1.1.2 武术本质回归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2.1 传承武术文化
1.2.2 促进身心健康
1.2.3 掌握攻防技术
2 研究综述
2.1 武术攻防技术概述
2.1.1 武术的概念
2.1.2 攻防技术概述
2.1.3 武术教育概述
2.2 国内外关于武术攻防技术教学研究现状
2.2.1 国内关于武术攻防技术教学的研究现状
2.2.2 国外关于武术攻防技术教学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实验观察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实验内容
4.1 实验依据
4.1.1 武术教学内容
4.1.2 攻防与套路的对比
4.1.3 防身自卫学习
4.1.4 学生内部动机激发
4.1.5 攻防教学提升学生记忆力
4.2 武术攻防技术教学实验设计
4.2.1 实验对象
4.2.2 实验时间
4.2.3 实验地点
4.2.4 实验变量控制
4.2.5 实验前后测试内容
4.2.6 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内容
4.2.7 武术攻防技术教学注意事项
5 实验对比与调查结果分析
5.1 实验对比结果分析
5.1.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状态
5.1.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状态
5.1.3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的对比
5.1.4 实验前后学生对武术课喜爱程度、满意程度、重视程度与学习成绩的对比
5.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2.1 武术课程开展情况
5.2.2 对武术的了解程度
6 中学武术攻防技术教学存在问题与策略
6.1 武术攻防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6.1.1 教学目标单一
6.1.2 武术教材落后
6.1.3 武术设施缺乏
6.2 加强中学武术攻防技术教学的策略
6.2.1 推进教学内容改革
6.2.2 加强武术教育地位
6.2.3 树立精神文化意识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武术教学中的攻防教学法[J]. 赵咏. 才智. 2017(07)
[2]学校武术教育务实推进的路径选择[J]. 李卓嘉,雷学会,王岗.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09)
[3]“技击”: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历史传统与当代回归探析[J]. 张俊杰. 浙江体育科学. 2016(05)
[4]武术的大本大宗:武术技术技法和武术技理[J]. 李龙. 武术研究. 2016(04)
[5]基于攻防体验的武术教学实践与控制[J]. 李艳艳.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5(03)
[6]反思武术的攻防教学[J]. 冯亚乐,张云崖. 搏击(武术科学). 2014(05)
[7]论武术的本质与质变[J]. 朱君. 体育科学. 2013(01)
[8]攻防教学法在武术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 华红光,王继强,罗姗. 搏击(武术科学). 2011(11)
[9]对高校武术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的思考[J]. 高会军.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10]攻防技击性在现代武术套路发展中的地位[J]. 刘河旺,刘明昌,刘玉珍. 搏击(武术科学). 2011(02)
本文编号:3462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462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