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3 01:10
模型方法是物理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科研方法之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重视知识地传授而非学生能力地提升,只是将现成的模型生硬地教导给学生,缺乏对学生物理建模能力地培养,导致学生难以灵活应用物理模型。随着物理核心素养地提出和考试大纲地修改,高中生物理模型建立能力以及应用模型解决问题能力地培养已经逐渐引起高中物理教师地重视,但在传统教育影响下,教师缺少对学生物理模型建立能力的培养方法和评价手段。基于此状,本文一方面对模型及模型理论进作了积极地探索,另一方面在调查学生建模现状的基础上围绕着高中生物理模型建立能力和应用能力地培养和提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本文主要由七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物理模型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并给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部分,除了介绍课题相关的认知主义和构建主义理论外,重点给出了物理模型的概念、分类、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方法等。第三部分通过调查问卷和测量问卷,对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学生知道的物理建模知识非常有限,分析和抽象能力较低,难以在陌生和复杂的情景中建立物理模型;同时,教师对传授学生建...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理论综述
2.1 物理模型
2.1.1 物理模型的概念
2.1.2 物理模型的分类
2.1.3 高中阶段常见物理模型
2.2 物理建模
2.2.1 研究物理建模的必要性
2.2.2 物理模型建立过程
2.2.3 物理建模常用方法
2.2.4 物理建模能力的影响因素
2.3 课题的理论基础
2.3.1 内在动机理论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调查研究
3.1 调查目的和方法
3.2 调查对象
3.3 问卷设计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3.2 测量问卷的设计
3.4 结果分析
3.4.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3.4.2 测量问卷结果分析
3.5 调查结论
4 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4.1 概念规律课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策略
4.1.1 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4.1.2 通过示意图提高学生的建模水平
4.1.3 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4.1.4 培养抽象、分析能力加强建模能力
4.2 习题课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策略
4.2.1 抽取要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4.2.2 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4.2.3 典型习题,培养学生运用模型能力
4.2.4 明确划分,培养学生程序思维能力
4.3 实验课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策略
4.3.1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建模能力
4.3.2 通过先建模后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建模能力
4.4 通过物理学史加强学生建模能力
4.4.1 通过物理学史促使学生纠正错误认知
4.4.2 通过物理学史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
4.4.3 通过物理学史培养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
4.5 开展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
4.5.1 通过模型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建模能力
4.5.2 通过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建模能力
5 物理建模教学案例和应用建议
5.1 概念规律课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案例设计
5.2 习题课培养学生物理模型能力案例设计
5.3 实验课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案例设计
5.4 建模教学的应用建议
6 教学实践及效果分析
6.1 实践过程
6.2 效果分析
6.2.1 建模教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6.2.2 建模教学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影响
6.2.3 建模教学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
7 总结和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测量问卷
附录C 测量问卷评分标准
附录D 学习动机调查表
致谢
本文编号:3650325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理论综述
2.1 物理模型
2.1.1 物理模型的概念
2.1.2 物理模型的分类
2.1.3 高中阶段常见物理模型
2.2 物理建模
2.2.1 研究物理建模的必要性
2.2.2 物理模型建立过程
2.2.3 物理建模常用方法
2.2.4 物理建模能力的影响因素
2.3 课题的理论基础
2.3.1 内在动机理论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调查研究
3.1 调查目的和方法
3.2 调查对象
3.3 问卷设计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3.2 测量问卷的设计
3.4 结果分析
3.4.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3.4.2 测量问卷结果分析
3.5 调查结论
4 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4.1 概念规律课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策略
4.1.1 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4.1.2 通过示意图提高学生的建模水平
4.1.3 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4.1.4 培养抽象、分析能力加强建模能力
4.2 习题课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策略
4.2.1 抽取要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4.2.2 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4.2.3 典型习题,培养学生运用模型能力
4.2.4 明确划分,培养学生程序思维能力
4.3 实验课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策略
4.3.1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建模能力
4.3.2 通过先建模后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建模能力
4.4 通过物理学史加强学生建模能力
4.4.1 通过物理学史促使学生纠正错误认知
4.4.2 通过物理学史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
4.4.3 通过物理学史培养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
4.5 开展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
4.5.1 通过模型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建模能力
4.5.2 通过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建模能力
5 物理建模教学案例和应用建议
5.1 概念规律课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案例设计
5.2 习题课培养学生物理模型能力案例设计
5.3 实验课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案例设计
5.4 建模教学的应用建议
6 教学实践及效果分析
6.1 实践过程
6.2 效果分析
6.2.1 建模教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6.2.2 建模教学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影响
6.2.3 建模教学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
7 总结和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测量问卷
附录C 测量问卷评分标准
附录D 学习动机调查表
致谢
本文编号:3650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650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