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中主流生物教材“分子与细胞”实验部分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8 13:01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既是对课程标准的细化,也是落实课程标准最基本的教学资源,而教材编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手段,在科学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物学作为科学课程之一,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生物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等方面都起重要作用。新课标提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维度,而实验是促进达成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科学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能力在实验中能够得到很好的形成和发展。因此,优化实验教学将对学生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对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比较研究法,对中美两国主流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比较研究。选取的教材分别是我国当前高中生物教材使用最广泛的人教版和美国主流理科教材《科学发现者》系列丛书中的《科学发现者—生物·生命的动力》,具体研究对象为两版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的实验部分。在对我国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美国科学教育标准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将中...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选择中美教材比较的原因
1.4 研究意义、目的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目的
1.5 国内与国内外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1.5.1 国内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1.5.2 国内外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1.6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7 研究思路和方法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教学理论和概念界定
2.1 相关教学理论
2.1.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3 概念转变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学科核心素养
2.2.2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第3章 中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对实验部分要求的比较
第4章 中美教材中的实验对比
4.1 目录编排方面
4.2 实验类型及数量分布方面
4.3 实验标题方面
4.4 实验栏目设置方面
4.5 实验目标方面
4.6 实验选材方面
4.7 实验语言方面
4.8 实验插图方面
4.9 实验操作方面
4.10 实验安全方面
4.11 实验所体现的学科交叉方面
4.12 STS教育思想方面
4.13 实验中渗入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方面
4.13.1 生命观念方面
4.13.2 科学思维方面
4.13.3 科学探究方面
4.13.4 社会责任方面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机制[J]. 余文森.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1)
[2]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解读[J]. 王杨杨. 现代交际. 2017(05)
[3]中国大陆人教版和中国台湾龙腾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的比较研究[J]. 刘丹.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14)
[4]立足学生实验探究,关注生物学核心素养[J]. 吴益. 中学生物学. 2017(05)
[5]“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四解——以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例[J]. 张爱华.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7(03)
[6]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科学探究的思考[J]. 梁亮亮. 中学生物教学. 2017(Z1)
[7]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J]. 王永春. 小学数学教育. 2016(23)
[8]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叶绿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比较研究[J]. 蒋晨康,李连杰. 中学生物学. 2016(11)
[9]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教育学刊. 2016(10)
[10]另眼看难点[J]. 李祎. 数学通报. 2016(07)
博士论文
[1]二战后美国中学科学课程发展研究[D]. 王保艳.山东师范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国内高中生物教材与美国教材生态学实验部分的比较[D]. 朱虹.南京师范大学 2014
[2]探究性学习资源的可用性与优化策略研究[D]. 陈丹.华东师范大学 2013
[3]中美高中主流生物教材实验部分的比较研究[D]. 丁文静.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从BSCS到科学发现者—美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的比较研究[D]. 韩晶.陕西师范大学 2012
[5]中日中学生物实验设计的比较研究[D]. 乔战胜.东北师范大学 2011
[6]美国高中生物学教材Biology·the Dynamics of Life的分析研究[D]. 杨晓静.南京师范大学 2011
[7]中国与新西兰高中生物教材的比较研究[D]. 蔡瑞.贵州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28522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选择中美教材比较的原因
1.4 研究意义、目的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目的
1.5 国内与国内外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1.5.1 国内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1.5.2 国内外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1.6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7 研究思路和方法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教学理论和概念界定
2.1 相关教学理论
2.1.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3 概念转变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学科核心素养
2.2.2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第3章 中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对实验部分要求的比较
第4章 中美教材中的实验对比
4.1 目录编排方面
4.2 实验类型及数量分布方面
4.3 实验标题方面
4.4 实验栏目设置方面
4.5 实验目标方面
4.6 实验选材方面
4.7 实验语言方面
4.8 实验插图方面
4.9 实验操作方面
4.10 实验安全方面
4.11 实验所体现的学科交叉方面
4.12 STS教育思想方面
4.13 实验中渗入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方面
4.13.1 生命观念方面
4.13.2 科学思维方面
4.13.3 科学探究方面
4.13.4 社会责任方面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机制[J]. 余文森.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1)
[2]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解读[J]. 王杨杨. 现代交际. 2017(05)
[3]中国大陆人教版和中国台湾龙腾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的比较研究[J]. 刘丹.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14)
[4]立足学生实验探究,关注生物学核心素养[J]. 吴益. 中学生物学. 2017(05)
[5]“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四解——以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例[J]. 张爱华.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7(03)
[6]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科学探究的思考[J]. 梁亮亮. 中学生物教学. 2017(Z1)
[7]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J]. 王永春. 小学数学教育. 2016(23)
[8]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叶绿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比较研究[J]. 蒋晨康,李连杰. 中学生物学. 2016(11)
[9]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教育学刊. 2016(10)
[10]另眼看难点[J]. 李祎. 数学通报. 2016(07)
博士论文
[1]二战后美国中学科学课程发展研究[D]. 王保艳.山东师范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国内高中生物教材与美国教材生态学实验部分的比较[D]. 朱虹.南京师范大学 2014
[2]探究性学习资源的可用性与优化策略研究[D]. 陈丹.华东师范大学 2013
[3]中美高中主流生物教材实验部分的比较研究[D]. 丁文静.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从BSCS到科学发现者—美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的比较研究[D]. 韩晶.陕西师范大学 2012
[5]中日中学生物实验设计的比较研究[D]. 乔战胜.东北师范大学 2011
[6]美国高中生物学教材Biology·the Dynamics of Life的分析研究[D]. 杨晓静.南京师范大学 2011
[7]中国与新西兰高中生物教材的比较研究[D]. 蔡瑞.贵州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28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72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