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探究
本文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要求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有效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的达成。然而,根据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以及笔者自身的教育实践经历,发现部分教师仍未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对于新的教学理念只是接受,却并没有真正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教育素质。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依旧是为教而教,为考试而教,始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则依旧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从总体上来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如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完成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主要任务,成为了当前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郭思乐教授所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为突破这一教育瓶颈开辟了一条新思路,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捷径。生本教育理念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核心理念,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而这些也正是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等要求相一致的。本文正是基于对这一教育理念的思考而展开的,意在探究如何更好地将生本教育理念与初中英语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研究意义等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主要对当前生本教育以及有效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第三部分是对相关研究理论进行了梳理;第四部分阐释了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五部分则是对研究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在本研究中,笔者立足于生本教育理念,结合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要求,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访谈、观察及测试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相较于传统英语教学理念,生本教育理念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转变英语学习态度,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英语学习水平。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侧重于实践后的总结与反思。通过总结与反思,找出本研究值得借鉴之处以及不足之处,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可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 初中英语 有效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41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引言11-15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目的12
- 1.3 研究意义12-14
- 1.3.1 理论意义13
- 1.3.2 实践意义13-14
- 1.4 论文结构14-15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5-26
- 2.1 有关生本教育理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5-19
- 2.1.1 国外研究现状15-16
- 2.1.2 国内研究现状16-19
- 2.2 有关有效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9-24
- 2.2.1 国外研究现状20-21
- 2.2.2 国内研究现状21-24
- 2.3 生本教育与有效教学24-26
- 第三章 理论基础26-31
- 3.1 生本教育理论26-28
- 3.1.1 核心理念26-27
- 3.1.2 基本观点27-28
- 3.2 有效教学理论28-31
- 第四章 研究设计31-38
- 4.1 研究问题31
- 4.2 研究对象31-32
- 4.3 研究方法32-34
- 4.3.1 问卷调查法32-33
- 4.3.2 课堂观察法33
- 4.3.3 访谈法33-34
- 4.3.4 实验法34
- 4.4 研究步骤34-35
- 4.5 数据收集35-38
- 第五章 研究的结果及分析38-66
- 5.1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38-51
- 5.1.1 前期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38-41
- 5.1.2 后期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41-48
- 5.1.3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48-51
- 5.2 课堂观察结果及分析51-55
- 5.3 访谈结果及分析55-59
- 5.4 测试结果及分析59-66
- 5.4.1 横向对比与分析59-63
- 5.4.2 纵向对比与分析63-66
- 第六章 结论66-72
- 6.1 研究结果66-67
- 6.2 研究发现及启示67-70
- 6.2.1 研究发现67-68
- 6.2.2 研究启示68-70
- 6.3 研究的不足与建议70-72
- 6.3.1 本研究的不足70-71
- 6.3.2 实施生本教育的建议71-72
- 参考文献72-76
- 附录一76-82
- 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前期调查问卷76-78
- 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后期调查问卷78-80
- 初中英语教师生本意识现状调查问卷80-82
- 附录二 访谈提纲82-83
- 附录三 前后测成绩83-85
- 附录四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85-87
- 附录五 有效教学评价表(教师)87-88
- 附录六 有效学习评价表(学生)88-89
- 致谢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卫林;;从形似到神似——我在生本教育实验中成长[J];人民教育;2009年Z3期
2 郭思乐;;春风又绿江南岸——为澳门培华中学生本教育研讨会三则[J];现代教育论丛;2010年10期
3 陈济育;;运用生本教育理念,活跃会计考证课教学[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03期
4 张凤波;;生本教育之我见[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5 邱翠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学·导·用”教学模式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4年02期
6 巩加路;;生本教育让课堂焕发生命力[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02期
7 张玉莲;;不做“纤夫” 做个“导者”——生本教育心得体会[J];青海教育;2010年Z3期
8 王志坚;;生本教育的备课策略[J];考试周刊;2011年11期
9 程翔;;生本教育春风化雨[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02期
10 杨芳;;生本教育还学生以激扬的生命[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冬冬;;生本教育,师生共享双赢的科学选择——参加全国生本教育研修班有感[A];中国名校卷(湖南卷)[C];2013年
2 王飞;李其美;;稳步推进生本教育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3)[C];2013年
3 梁雪梅;;以生为本,激扬生命;伙伴学习,成就未来——伙伴式英语课堂的构建[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辽宁卷)[C];2013年
4 肖进英;;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修的心得体会——参加全国生本教育研修班有感[A];中国名校卷(湖南卷)[C];2013年
5 张晨霞;;浅议生本评价应成为学生的需要[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6 王再超;;稳步推进生本教育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记枣庄二十九中的内涵发展之路[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7 王训斌;张颖;高霞;;走向生本 激扬生命——生本之花在中和绽放[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金生 桑植县河口乡中学教师;在偏僻农村学校推行生本教育的困境及对策[N];张家界日报;2010年
2 新疆农二师八一中学 严玲;我的生本教育[N];学知报;2011年
3 李春青;生本课堂让孩子爱上学习[N];淄博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崔葳 通讯员 刘钊;让师范生提前实现角色转变[N];淄博日报;2012年
5 刘丙江 李力;以生命教育为根本教育 以可持续发展为第一使命[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宋桂平 崔万儒 刘德臣;大坝中心小学“生本教育”提升教学素质[N];承德日报;2010年
7 记者 邢兆远 光明网记者 周晓霞;汾西:“生本教育”为学生人生“奠基”[N];光明日报;2012年
8 刘红苹;初探数学“生本教育”[N];淄博日报;2010年
9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中小学校 刘志明;教育就是让生命有尊严[N];光明日报;2011年
1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华桥小学校长 陈韬文;拓展生本教育思路 提高办学水平[N];中国教育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奚彩健;高中数学“生本课堂”实施中的问题及其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刘邦;生本教育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高梅;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伟;小学生生本教育管理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5 张春燕;生本教育对中学的班级管理所产生的效应[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顾凌云;“生本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D];宁波大学;2011年
7 张晓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生本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肖莉;论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美玲;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调查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边静静;“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7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427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