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海南黎汉族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3 11:11

  本文关键词:海南黎汉族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族 黎族 中学生 道德判断


【摘要】:本研究采用林德的《道德判断测验》(MJT),对海南省定安县、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各一个完全中学初一至高三六个年级的中学生进行道德判断能力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海南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处于中等水平(C分数均值为20.40)。从道德情感倾向来看,海南中学生表现出对高水平道德原则的更高偏好。2.海南省不同年级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从初中到高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道德情感倾向来看,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对高水平道德原则的情感倾向的态度波动明显,呈“锯齿”状变化;学生干部和非干部道德判断能力差异不显著,但学生干部对高水平道德原则的情感倾向明显高于非干部;不同性别、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之间,无论是道德判断能力还是对高阶段道德原则的情感倾向程度均差异不大。3.海南黎汉族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差异不显著。从道德情感倾向来看,黎汉族中学生的道德发展第六阶段情感分(能体现出对高水平道德原则的情感倾向程度)差异不显著。4.黎汉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都经历了“上升-下降-略回升-略下降”的过程,但黎汉族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由升转降的时间节点(即峰值时间)不同,汉族学生在初二、黎族学生在初三;汉族学生在高三的道德判断能力显著低于初一,黎族高三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与初一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无显著差异。从道德情感倾向来看,不同年级的汉族学生对高阶段道德原则的情感倾向程度时高时低,呈“锯齿”状变化,差异显著。但不同年级的黎族学生对高阶段道德原则的情感倾向并没有显著变化;无论黎汉,学生干部和非干部道德判断能力均没有差异。从道德情感倾向来看,汉族学生干部和非干部对高阶段道德原则的情感倾向差异不显著,但黎族学生干部和非干部的对高阶段道德原则的情感倾向差异显著。基于此,我们对中学道德教育提出如下建议:1.教育者和学习者都应该改变“唯分数论”的观念,重视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教育者也应该在道德培养上对男生和女生、学习成绩好的和较差的学生一视同仁。2.教育者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承担责任的机会和在道德实践方面更多的合理建议;合理发挥学生干部工作的作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促进其道德发展。3.教育者要看到黎汉族学生道德水平的一致性大于差异性,摒弃民族偏见。4.教育者要根据黎汉族学生的不同特点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对黎族学生,教育者要改变他们寻求安逸的心态,引导其接触更多的复杂环境,培养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承担责任的意识;对汉族学生,教育者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多承担责任,多寻求对道德发展有利的指导。
【关键词】:汉族 黎族 中学生 道德判断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6
  • 一 研究综述11-23
  • (一) 道德断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11-12
  • (二) 道德发展理论12-17
  • (三) 道德判断能力的研究方法17-18
  • (四) 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18-21
  • (五) 黎族地区文化特点和中学生发展特点21-23
  • 二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与本问题提出23-24
  • 三 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24-26
  • (一) 研究内容24
  • (二) 研究意义24-26
  • 第二章 研究方法26-32
  • 一 研究对象26-27
  • 二 研究工具27-31
  • (一) 研究工具介绍27-28
  • (二) 本研究的信度说明和效度指标28-31
  • 三 研究程序与步骤、数据处理31-32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32-41
  • 一 海南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总体情况概述32-36
  • (一) 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得分情况32-33
  • (二) 不同年级、任职情况、性别、学习成绩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比较33-36
  • 二 黎汉族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比较36-41
  • (一) 黎汉族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比较36-37
  • (二) 黎汉族不同年级、任职情况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比较37-41
  • 第四章 讨论、建议与反思41-48
  • 一 讨论41-45
  • (一) 海南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总体特点41-43
  • (二) 黎汉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特点异同及原因分析43-45
  • 二 对中学道德教育的建议45-46
  • (一)对海南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建议45-46
  • (二) 对黎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中学教育的建议46
  • 三 对民族差异问题的思考46-48
  • 第五章 研究总结48-50
  • 一 研究的主要结论48-49
  • (一) 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总体特点48
  • (二) 黎汉中学生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异同48-49
  •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49-50
  • 参考文献50-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3-54
  • 致谢54-55
  • 附件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美芳;闫秀梅;姚利;;儿童青少年对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的道德判断[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2 杨韶刚;吴慧红;;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年02期

3 原献学,申自力,崔建华;海南黎族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4 原献学,杨劲生,梁广;海南省黎汉族儿童自我意识的比较研究──黎族跨文化心理研究之二[J];海南师院学报;1995年03期



本文编号:614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614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2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