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以“大班授课形式”在中小学推广武术段位制的教学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11:25

  本文关键词:以“大班授课形式”在中小学推广武术段位制的教学实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武术段位制 中小学 大班授课 教学实践


【摘要】:中国武术犹如一个五颜六色的万花筒,它汇聚了五彩斑斓的中国文化。透过它,就可以在浩瀚的文化海洋中任意遨游。所以,武术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往今来,中国优秀的文化都是代代相传下来,武术也不例外。不同时期武术有着不同的价值功能,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所以,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其薪火相传。我们要将此重担交付在有希望有未来的下一代,我们祖国的青少年身上。学校是他们汇聚的主要场所。我们要将学校武术作为武术推广的核心部位。武术段位制的出现规范了武术,是武术发展趋于标准化。加速了武术的传播和推广,但是武术段位制发展至今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师资缺乏就是问题之一。师资力量是开展教学的有力保障,特别是武术教学更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课题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各地中小学武术课主要有一般体育教师担任,所占比例达到70.8%,而武术专业教师只占到29.2%,其他为外聘武术教师或文化课教师等。在所调查的体育教师中,在大学期间专修过武术的仅占15.9%。可见,在当前,我国武术段位教学师资十分匮乏,师资问题是学校开展武术段位制教学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较短时间内不可能一下子培养出高质量的武术教师,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提出以大班授课形式在中小学推广武术段位制的教学形式。虽然不是唯一的,但是却是一条可行有效的途径。旨在为当前的武术段位制的推广提供有价值的帮助。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大班授课的相关研究进行深入分析,借鉴其成功经验,结合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构建大班授课的方案。为进一步实践验证大班授课形式在中小学推广武术段位制应用性,选取延庆十一学校288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十六周的武术教学干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大班的技术测评结果差异不大。2、大班和自然班的理论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3、在情感态度方面,大班和自然班效果差不多,并且大班的沟通交流、武术兴趣要好于自然班。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大班授课”形式在中小学推广武术段位制具有可行性;大班授课纪律是学生获得运动技能的保障,对学生能有良好的学习环境的保障,对学生可以有显而易见的学习成效的保障;如果以武术来传承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大班教学为好;如果以提高技术为目标,则自然班教学较好。
【关键词】:武术段位制 中小学 大班授课 教学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9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1 前言8-17
  • 1.1 选题依据8-10
  • 1.1.1 响应落实国家政策8-9
  • 1.1.2 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9
  • 1.1.3 继承发扬传统文化9-10
  • 1.1.4 师资缺乏的应对措施10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文献综述11-15
  • 1.3.1 学校武术的相关研究11-12
  • 1.3.2 武术教学的相关研究12
  • 1.3.3 武术段位制推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12-13
  • 1.3.4 段位制在中小学实施推广现状的相关研究13-14
  • 1.3.5 中小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的相关研究14-15
  • 1.3.6 大班授课的相关研究15
  • 1.4 相关概念界定15-17
  • 1.4.1 中国武术段位制15-16
  • 1.4.2 大班授课16-17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7-20
  • 2.1 研究对象17
  • 2.2 研究方法17-20
  • 2.2.1 问卷调查法17-18
  • 2.2.2 教学实验法18-20
  • 2.2.3 数理统计法20
  • 3 研究结果20-22
  • 3.1 大班的技术成绩和自然班的对比结果20
  • 3.2 大班的理论成绩和自然班的对比结果20-21
  • 3.3 大班和自然班情感态度的对比结果21-22
  • 3.3.1 学生对学习态度的对比结果21
  • 3.3.2 学生对团结互助合作精神的对比结果21
  • 3.3.3 学生对沟通交流能力的对比结果21-22
  • 3.3.4 学生对意志品质的对比结果22
  • 3.3.5 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对比结果22
  • 4 分析与讨论22-28
  • 4.1 技术差异分析22-24
  • 4.2 理论差异分析24-25
  • 4.3 情感差异原因解释25-28
  • 4.3.1 学习态度方面25
  • 4.3.2 团结互助品质25-26
  • 4.3.3 沟通交流能力26
  • 4.3.4 意志品质26
  • 4.3.5 武术学习兴趣26-27
  • 4.3.6 教学观察结果分析27-28
  • 5 结论与建议28-34
  • 5.1 结论28
  • 5.2 建议28-31
  • 5.2.1 大班授课要多实践多探索28
  • 5.2.2 学校的支持要多样化和长远化28-29
  • 5.2.3 寻找适合中小学生的创新管理课堂纪律的方法29
  • 5.2.4 教师要严格要求29
  • 5.2.5 运用当代多媒体指导,,弥补不足29
  • 5.2.6 武术大班授课,可以以普及加精英的方式发展29-31
  • 参考文献31-33
  • 致谢33-34
  • 附件 134-35
  • 附件 235-36
  • 附件 336-38
  • 附件 438-40
  • 附件 540-41
  • 附件 6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渊;;“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模式在经济思想史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8期

2 曹山岗;;高校大班授课问题探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年03期

3 杨爱华;涂绍勇;;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4年08期

4 毕敬轩;;大学英语大班授课和课堂提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19期

5 马玲玲;;浅谈大学英语大班授课的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7期

6 何苗;;大学英语大班授课现状及策略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7 冉蓉;刘正英;秦家强;杨刚;曾科;;“高分子物理”课“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18期

8 王华;;任务型教学如何适应英语阅读大班授课教学的趋势[J];考试周刊;2009年38期

9 费玉双;;自主选课体系下大学英语大班授课策略分析[J];航海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10 裴邦清;;浅谈多媒体在大学英语大班授课中的结构优化[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莉;;挑战与机会——大班授课与多媒体教学的问题与解决策略[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宁;牛亚卿;;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互动性研究[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3 王桂香;;《跳跳鼠》[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展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山东省滕州市荆河街道荆南小学 高大鹏;小组合作学习的“忌”[N];中国体育报;2008年

2 肖国忠;学生缘何“不满意学校”[N];光明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彭德倩;通识课程:三个难题亟待破解[N];解放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艳艳;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大班授课中的有效性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2 晋小洁;以“大班授课形式”在中小学推广武术段位制的教学实践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年

3 王魏;互动策略在大学英语大班授课中的应用[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24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624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3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