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性学习体育教学对高中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体验性学习体育教学对高中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体验性学习 体质健康 实验研究 体育与健康课程 教学模式
【摘要】: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现代教学论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强调在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情感、智能的和谐统一,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和在实践中的创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传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单纯的学习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教学观念拓展为以体验促发展,把体验参与、合作、探究、创造,感受成功乐趣的体育学习过程变为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过程。充分发挥情感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真正做到情知合一,共同发展。本文通过行动研究,构建我校以"健康第一"和愉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验性学习教学模式,探索体验性学习教学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实施策略,为学生今后的持续发展和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 广州增城市派潭中学;
【关键词】: 体验性学习 体质健康 实验研究 体育与健康课程 教学模式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管理模式的研究》(批准号:GLA102037),子课题《体验性学习体育教学管理模式对高中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33.96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育的基本常识。但在体育课堂教学往往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强调教师讲、学生练,忽视学生学习时的情感体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在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情感、智能的和谐统一,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葛宏斌;;体验型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8年04期
2 张亚平;;“强化训练教学法”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3 邱伯聪;;体验法教学技术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教学实验研究——以广东省广州增城市派潭中学为例[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伟宏;;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对我校高中篮球模块教学的尝试[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01期
2 邱伯聪;;体验法教学技术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教学实验研究——以广东省广州增城市派潭中学为例[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葛宏斌;;体验型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8年04期
2 杨进波;;体育教学设计的方法论研究[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年05期
3 王广虎;健康理念内涵的把握与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赵建英;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公布[J];中国学校体育;2001年06期
5 邓若锋,杨丰宇;试述体验性学习方式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学校体育;200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兴媛;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素琴;;浅谈体验性学习的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2 范玉荣;;体验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定位[J];新课程(初中版);2007年11期
3 陈慧萍;;科学教学中注重体验性学习[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年10期
4 任靖;“体验性学习”对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价值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5年09期
5 侯宣红;;体验性学习:让化学课堂更具生命力[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4期
6 曹颖;;探讨美术新课标 浅析体验性学习[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7 王永利;;注重体验性学习 提高化学课堂效率[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11期
8 肖静芬;论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体验性学习[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唐永玲;;体验性学习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师;2011年16期
10 郑永雄;;语文教学中之——体验性学习初探[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和平;;领会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选项教学实施方案初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3 曹楠;严爱平;;上海市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技能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与对策[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丁家凤;赵光龙;;谈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5 曹立人;;高中生学习策略特征及优化学习策略的养成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李树珍;;初中学生数学能力培养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和平;王健;和庆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教情况的实证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赵琼;娄清元;;浅谈新时期体育成绩的评定[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夏杭;;体育中考成绩不记入中考总分后的反思和建议[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公主岭市传美教育课题组;任书田;袁敬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区域化实验研究的探索与体会[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文 阿呷 本报特约记者 沙英;全国彝族中小学生 体质健康调研测试工作在喜德展开[N];凉山日报(汉);2010年
2 汪大昭;脚痛要医头[N];人民日报;2008年
3 徐德明 宋行军 李小玲;让素质与成绩双飞跃[N];天津日报;2007年
4 峤闻;我市中小学体育工作将努力实现“三升一降”[N];镇江日报;2008年
5 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 刘宏;美术新课标中体验性学习探究[N];广元日报;2010年
6 记者 郭凌;初升高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办法出台[N];朝阳日报;2010年
7 季浏;——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解析[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 顾志平;开展实验研究 建设和谐学校[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9 王鹏飞 通讯员 张涛 宋德才;我市今年中考政策有调整[N];威海日报;2007年
10 王笑梅;2008年沈阳市中考方案公布[N];辽宁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吕林海;数学理解性学习与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捷;中学与大学关系的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彭莉;重庆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及其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4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5 王俊山;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宁连华;数学探究学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长城;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玉娟;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开设定向运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李晓婵;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发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肖微;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汤勤华;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性学习评价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5 吴仁杰;常州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实践的调查与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6 刘阳;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叶新江;对北京市城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现状的调查及选项教学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8 车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校本网络课程研究与开发[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郭海辉;赤峰二中体育与健康课实施分组选项教学的效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10 栾宏业;青岛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97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69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