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基于想象力培养的高中诗歌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02:08

  本文关键词:基于想象力培养的高中诗歌教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想象力 诗歌教学 思想 情感 审美


【摘要】: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留下了数目众多的中国古典诗歌,这些诗歌凝聚着民族精神的精粹,寄寓着华夏儿女的情思理喻,陶冶了世世代代的心灵,丰富了无数士子读书人的修养。而现在,阅读诗歌的命运堪忧,诗歌教学的处境尴尬,决定着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创造力在高中生这里走向了瓶子的脖颈。而包孕着丰富想象力的诗歌在高考制度的大背景下,基于想象力培养的高中诗歌教学举步维艰。为了走出这“十面埋伏”,为了还原诗歌想象力的本来面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本人细读陆机的《文赋》,刘勰的《神思》,认为高中诗歌教学要培养想象力,首先要培养学生拥有虚静的心境,同时要给他们创造自由开放的学习和思考空间。其次,要引导学生在知识储备、思考理性、阅历经验方面做到广博,老师要有意识地提供这样的材料储备,或者对学生做这方面的引导。“贯一”则要求老师在诗歌教学时,相机引导学生想象时要有特定的方向,不能漫无目的地随想。最后,根据诗歌情理的特征,在想象力培养时,既要用情感的变化来启动想象的风筝,又要用理思来规矩想象的方向。在实施策略时,分三类进行培养:思想,情感,审美。每一类又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想象力 诗歌教学 思想 情感 审美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3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引言8-10
  • 一 研究背景8-9
  • 二 研究现状9-10
  • 第一章 基于想象力培养的高中诗歌教学10-15
  • 一 想象力10-11
  • (一)想象10
  • (二)想象力10-11
  • 二 基于想象力培养的高中诗歌教学11-15
  • (一)高中诗词选修教材设计现状11-13
  • (二)基于想象力培养的高中诗歌教学13-15
  • 第二章 基于想象力培养的高中诗歌教学的理论基础15-19
  • 一 虚静·自由15-17
  • 二 博见(练)·贯一17
  • 三 情变·理举17-19
  • 第三章 基于想象力培养的高中诗歌教学的特点19-22
  • 一 直观形象性19-20
  • 二 情感体验性20-21
  • 三 整体创造性21-22
  • 第四章 基于想象力培养的高中诗歌教学的实施策略22-36
  • 一 思想方面的想象力培养22-26
  • (一)博见古人思想22-24
  • (二)身份定位与角色扮演24-25
  • (三)以情见思25-26
  • 二 情感想象力培养26-29
  • (一)描述抒情主体的处境。26-27
  • (二)品读诗眼27
  • (三)细节惊异激发想象27-29
  • 三 审美想象力培养29-36
  • (一)语言美:描述——竞锦绣华章29-31
  • (二)意境美:构成——添“油”加“醋”有滋味31-33
  • (三)音乐美:诵唱——演绎激情想象。33-36
  • 结语36-37
  • 注释37-38
  • 参考文献38-40
  • 致谢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妃;诗歌的多义性及其教学[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2 杜佳平;诗歌教学方法例谈[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0期

3 王玉兰;中学诗歌教学浅谈[J];社科纵横;2002年06期

4 王颖;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J];常州师专学报(综合版);2002年02期

5 郝爱芝;;诗歌教学的立足点[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林平;创新思维在诗歌教学中的培养[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7 方守金;遵循诗歌特性开展诗歌教学——中小学诗歌教学浅说[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张春丽;诗歌教学的诵读美[J];美与时代;2003年01期

9 赵亚炯;化诗为画 化诗为文——感悟诗歌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3年24期

10 韩梅;浅谈诗歌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子敏;;在诗歌教学中陶冶美[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2 丁子敏;;在诗歌教学中陶冶美[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3 何先群;;形神相随待回味——古典诗歌教学的一点体会[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4 熊丽;;“一曲新词,天高海阔”——网络环境下的诗歌教学例谈[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金成;;诗歌教学的三个步骤[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6 傅友禄;;新课程标准下诗歌调节教学模式的探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7 刘纯英;;浅谈多媒体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赵晓玲;;现代诗歌教学的策略[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年

9 黄爱兰;;诗歌教学中多元智能的运用[A];中国名校卷(广东卷)[C];2013年

10 梁超霞;;让诗歌教学“亮”起来[A];让世界绿起来[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绍兴县夏履镇中 张国海;现代诗歌教学浅论[N];绍兴日报;2011年

2 嵩明县嵩阳镇一中 周芳;农村中学诗歌教学探析[N];云南经济日报;2013年

3 江永县第一中学 何永顺;抓住审美感知“六借”盘活诗歌教学[N];永州日报;2014年

4 会宁县柴门中学 张红霞;中学诗歌教学初探[N];甘肃日报;2009年

5 唐菊红;浅谈诗歌教学中想像力的培养[N];衡阳日报;2006年

6 贵州安顺开发区龙井小学 胡红霞;浅谈小学古诗与写作教学[N];学知报;2011年

7 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高中部 孔健;诗歌阅读的最高境界:审美领悟[N];学知报;2010年

8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来龙初级中学 张成季;浅谈用想象语感助推语文诗歌教学[N];学知报;2010年

9 杨爱玲;浅谈诗歌教学[N];甘肃日报;2008年

10 柯晓华;静水深流 曲径通幽[N];九江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有宏;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现状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水莲;用美的理念引导诗歌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郁圣楠;诗歌教学中认识、审美与陶冶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钟学丽;用诗意润泽青春[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谢斌;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子春;诗歌教学的传统与现状及其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鹤;在诗歌教学中培养高中生语文素养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扬;论基于“体验”的诗歌教学[D];苏州大学;2012年

9 贾淋;高中诗歌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10 高华;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解构与回归[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98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698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a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