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学专题的研发
本文关键词:高三语文教学专题的研发
【摘要】:本文聚焦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提出高三语文"专题研发"的教学主张。通过对高三学生基本特征、学习准备和学习需求等要素的了解与分析,找到高三语文教学专题研发的基点,形成系统、科学的高三语文教学专题序列和内容体系。"专题研发"关注的不仅是高三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提升,更注重学生审美、探究等语文能力的生长与发展,进一步提高高三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关键词】: 高三语文 教学专题 研发
【分类号】:G633.3
【正文快照】: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不仅是教师完成“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场所,课堂的意义和价值更在于发展,教师的任务是怎样指导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任务是在教师指导下怎样实现自我的发展。为了追求发展的最大化,迫切需要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高三语文教学因其所处的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承宪;从“山乡巨变”中的几个人物娗人物形象的Ru造[J];山东大学学报(中国语言文学版);1959年01期
2 邱小祥;演员舞台人物形象要领初探[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3 吴淼;;美国反恐电影的人物形象演变[J];文教资料;2012年27期
4 于兆全;;怎样分析人物形象[J];少年天地;2003年Z1期
5 翁世荣;;维妙维肖——浅谈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段[J];语文教学通讯;1979年04期
6 刘荣林;一个不成功的人物形象——关仁山《九月还乡》九月形象略论[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7 萧功秦;从《走向共和》的人物形象看历史范式的转换[J];探索与争鸣;2003年06期
8 曹建华;;如何用“爱”来塑造真实动人的人物形象[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9 杨鲲鹏;张丽花;;山东人形象的重构——《闯关东》人物形象的另类解析[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0 王悦;;《离骚》人物形象及其蕴涵思想探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奇;;演员都应该写人物自传[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2 布莉华;;《重耳出亡》中一组个性鲜明的女性配角系列[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3 桑凤平;俞海萌;;试论中日古典怪诞小说的“同途殊归”——《蛇性之淫》与《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人物形象对比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石云龙;;现代人价值观的折射——试评怀特笔下人物形象斯坦·帕克[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5 吴凤森;;识个性探内涵提升自我——欣赏小说典型形象[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3)[C];2013年
6 冯奇;;论郭沫若历史剧的人物特质[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1988年
7 王双;;新时期《诗经》人物形象研究述评[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8 李默然;;对戏剧现状的思考[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9 于洋;;如何摆正自己的地位[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10 卢燕丽;;《诗经》人物形象的文化史意义[A];诗经研究丛刊(第七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南县剧团 程刚;如何塑造人物形象[N];商洛日报;2008年
2 郑恩波;人物是小说的生命[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董伟;中国话剧长廊新的人物形象[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王娟;塑造让人信服的警察人物形象[N];人民公安报;2014年
5 白彬华 (北京市西城区教研中心);如何辅导儿童画好人物形象[N];中国艺术报;2004年
6 贵州黔西职中 文先慧;浅析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N];大众科技报;2007年
7 胡应明;从人格原型到人物形象的创造与跃升[N];中国文化报;2013年
8 浙江省兰溪市兰荫中学 李澍根;小说教学刍议[N];学知报;2010年
9 陕西省黄陵县总工会 张秋亚;演员对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表现[N];大众科技报;2009年
10 贵州大学2003级汉语言文学(师范) 雷雨;浅谈《新欢》中的人物形象[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特木尔巴根;“新时期”科尔沁蒙古语小说独特人物形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2 严丽珍;论巴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D];复旦大学;2008年
3 蔡益怀;香江浪子悲歌[D];暨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月;论《饲育》与《拔芽击仔》中的自我觉醒[D];辽宁大学;2015年
2 袁拥霞;《缄默的回声》(第二、三部分)翻译实践报告[D];宁夏大学;2015年
3 韩东峻;朝鲜社会主义建设题材小说的人物形象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李莹;“鸦片战争”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电影表达[D];山西大学;2015年
5 赵萍萍;翻译美学视角下《死魂灵》汉译本中人物形象的审美再现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敏瑜;基督教伦理视角下的《德伯家的苔丝》人物形象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7 华雪;浅谈中国古典舞剧目创作中的意境与人物形象[D];北京舞蹈学院;2015年
8 安婷;对作品《有喜》中人物形象“动情合一”的探索[D];北京舞蹈学院;2015年
9 胡琴心;论人物形象的个性语言塑造[D];北京舞蹈学院;2015年
10 胡会欣;1990年代以来朗·霍华德电影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03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70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