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教学情感智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00:38
本文关键词:语文教师的教学情感智慧研究
【摘要】:语文学科作为最具人情人性之美的学科,在培育学生性情,培养学生情感体验方面独具优势。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良好素质才能胜任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但长期以来,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对语文老师在教学技能、教学技巧方面提出了充分的要求,在教学情感素质方面的要求却十分缺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一系列的语文教育、教学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试图从语文学科的特性出发,着眼于其中的情感因素,借鉴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对教师的教学情感智慧素质作出探讨。全文主要分四个部分:语文教师教学情感智慧的阐释、语文教师教学情感智慧的构成和功能、语文教师教学情感智慧的培养和语文教师教学情感智慧的践行。在全文的开始,用一个小绪论,从现实情境出发,提出了论文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文献综述,说明了研究语文教师教学情感智慧的必要性。论文从语文学科的特性出发,着眼于其中的教学情感因素,借鉴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情感素质做出探讨。第一部分是语文教师教学情感智慧的阐释,对语文教师教学情感智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语文教师的教学情感智慧,就是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语文教师所体现出来的相关情感能力,具体而言即指语文教师着眼于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运用一定的理性认知去准确地感知和理解感情、贴切地表达和评价感情、恰当地调节和控制感情,以及理智地处理教师周围的人际情感关系,并使这种情感迁移外化,影响他人的能力;该部分从情感性教学目标的设定,情感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学双方的情感互动三个方面分析了语文教师教学情感智慧的特性,并从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情感智慧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是语文教师教学情感智慧的构成和功能,将语文教师的教学情感智慧分为感知和理解的智慧、表达和评价的智慧以及调节和控制的智慧。语文教师教学情感中感知和理解的智慧主要包括感知文本的智慧和理解学生的智慧;教学情感表达和评价的智慧主要包括教师自身的情感表达和对学生情感的评价;教学情感调节和控制的智慧主要包括课堂情绪的自我调控和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调控。这一部分还从对学生和对教师两个方面论述了语文教师教学情感智慧的功能。教师的教学情感智慧可以增强学生生存能力,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教师的教学情感智慧有完善教师的个性品质,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融洽教师的人际关系的功能。第三部分是语文教师教学情感智慧的培养,从优化素质结构、拓展文化视野、革新教育理念、完善培训制度和改革考评制度五个方面提出语文教师教学情感智慧的养成策略。第四部分是语文教师教学情感智慧的践行,从品析教材、关爱学生和迁移外化三个方面的实践操作层面入手,以求给广大语文教师带来启迪。品析教材可以通过文字符合和标点符号两种方法来进行;关爱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则有多方面的表现,如要做到尊重学生,要善于激励学生,要恰当宽容学生,还要真诚赞美学生;教师情感智慧的迁移外化则渗透在课堂组织、口语交谈和体态手势等教学的多个维度。这四个部分前后相承,环环相扣,或重在理论阐释,或重在实践引路,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情感智慧作了多角度的审视,是一种尝试性的研究,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对教学情感智慧继续关注和努力。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发展自己的教学情感智慧,增加自己的知识素养,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形成自己的“语文品格”。
【关键词】:语文教师 情感智慧 多维构成 多重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3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绪论11-14
- (一)研究缘起11-12
- (二)研究综述12-14
- 一、语文教师教学情感智慧的阐释14-22
- (一)教学情感智慧的内涵14-18
- 1.教学情感智慧的概念14-16
- 2.教学情感智慧的特性16-18
- (二)教学情感智慧的理论依据18-22
- 1.萨洛维的情绪理论19
- 2.戈尔曼的情商理论19-22
- 二、语文教师教学情感智慧的构成和功能22-40
- (一)教学情感智慧的构成22-35
- 1.感知和理解的智慧22-26
- 2.表达和评价的智慧26-31
- 3.调节和控制的智慧31-35
- (二)教学情感智慧的功能35-40
- 1.对学生发展的功能35-38
- 2.对教师发展的功能38-40
- 三、语文教师教学情感智慧的培养40-46
- (一)优化素质结构40-41
- (二)拓展文化视野41-42
- (三)革新教育理念42-43
- (四)完善培训制度43-44
- (五)改革考评制度44-46
- 四、语文教师教学情感智慧的践行46-63
- (一)悟情——品析教材46-49
- 1.通过文字符号悟情46-48
- 2.通过标点符号悟情48-49
- (二)动情——关爱学生49-54
- 1.学会尊重学生50-51
- 2.善于激励学生51-52
- 3.恰当宽容学生52-53
- 4.真诚赞美学生53-54
- (三)抒情——迁移外化54-63
- 1.课堂组织54-58
- 2.口语交谈58-59
- 3.体态手势59-63
- 结语63-64
- 注释64-66
- 参考文献66-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0-71
- 致谢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延增;李洪艳;;教师赞美学生的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2年08期
2 卢家楣;对中学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现状的学生调查[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10期
3 郑和钧;论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8年11期
4 马笑霞;论阅读情感的培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5 朱小蔓;当代情感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1994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丽娜;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韦蝶青;情感的教育 人格的升华[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彦丽;教师教育智慧的表征与生成[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卫华;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智慧[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白云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朱光明`;教师发展的实践智慧取向[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邓永超;论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智慧人格的重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睿;试论语文教师的情感智慧[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唐艳丹;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情感投入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郭晓雯;情感为经 兴趣为纬[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22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722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