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投入与课程理解:基于初中教师的实证调查
本文关键词: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投入与课程理解:基于初中教师的实证调查
【摘要】:本研究从"学生关注"和"资源利用"两个角度探究教师的教学投入,从"教程观"与"学程观"两个维度考量教师的课程理解。通过分层抽样,对郑州市570名初中教师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投入上分为四种类型,每一类型教师所持的课程理解有所不同。"资源利用单一的功利型教师"和"指向教学任务的资源复制型教师"持教程观,"根据学生有选择性利用资源的教师"持学程观,利用多种资源关注学生的教师"学"、"教"兼顾。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推动课改,教师主体需走向学程导向下的课程理解;教师专业发展机构应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针对性;政府需着力改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环境;政策实施中需以专业问责引领教学改进。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课程实施 教师发展 教学投入 课程理解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CFA130149) 教育部普通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880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3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关键人物,在课程实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政策层面的主张,还是素质教育的若干理念,均需经过教师的阐释,才能作用于课堂,促进学生的改变。第八次课程改革将学生放到史无前例的重要地位,“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成为此次课改的核心价值。围绕学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尹弘飚;李子建;;论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改变[J];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2 陈桂生;;变化中的“课程”概念[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变迁、冲突及其整合——基于价值论的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2 郭家翔;;“互联网+”时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以《语言学概论》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3 沈伟;黄小瑞;;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投入与课程理解:基于初中教师的实证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16年04期
4 赵萍;杨泽宇;;以教师研究促进教师改变的路径研究——对X市某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个案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5年06期
5 黎敏炫;;英语课堂中“任务型教学”的推广与实施[J];赤子(上中旬);2015年23期
6 刘洋;;教师身份认同建构问题新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33期
7 和学新;田尊道;;论凯洛夫教育学中国化的经验及其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8 陈利达;;教学与学习方式变革中现代西方教育流派思想的体现与平衡[J];亚太教育;2015年31期
9 张正江;陈菊恋;;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上的分歧与统一[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年10期
10 袁敏;;浅析“初级韩国语听力”课程教学改革[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桂生;;“课程演变的轨迹”提纲[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冲锋;;教师课程理解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11期
2 王守纪;教师的课程理解对课程实施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2002年04期
3 孙宽宁;房林玉;;遮蔽与彰显——诠释学视野中的教师课程理解辨析[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孙艳君;;对教师课程理解问题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郭文霞;南钢;;论课程理解中的主体合作[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04期
6 杨道宇;温恒福;;课程理解的三种范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22期
7 孙宽宁;;当前课程理解研究的问题与应然走向——课程理解研究十年透析[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追问[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追问[J];教学与管理;2011年10期
10 孙宽宁;;简论教师在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存在[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令格;在文化整合中走向课程理解[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教师课程理解的层次和结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秋霞;教师课程理解的现状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栋;我国中小学教师课程理解的主观性:问题与对策[D];渤海大学;2015年
4 张攀;农村教师课程理解的问题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明;课程生成中的精神“相遇”[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徐航;教师课程理解现状访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徐松;教师课程理解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江美菊;教师课程理解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娟;基于诠释学的教师课程理解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齐海鹏;农村教师课程理解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41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741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