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安徽省初中“高原期”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探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08:31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初中“高原期”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原期 初中语文教师 专业成长 安徽省


【摘要】:“高原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转折时期,从教者能否顺利打破“高原期”桎梏,实现二次成长,将决定教师职业生涯的高度。“高原期”教师又是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中的大多数,“高原期”教师专业成长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质量。论文以“教师二次成长论”为理论指导,将目光锁定于“高原期”教师这一群体,以教师专业标准为切入口,探寻“高原期”教师专业成长指标。同时立足于实践研究,运用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对安徽省初中“高原期”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状态进行检测和诊断,把握“高原期”教师专业成长的走向和规律。在此基础上,论文援引典范案例寻找启示,并尝试有针对性地提出“高原期”初中语文教师二次成长的策略。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提出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分析研究现状,对“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二次成长论”、“‘高原期’教师”等概念作出界定。第二部分对“高原期”语文教师专业成长进行理论研究。以我国教师专业标准为基础,以英国教师标准为补充,结合国内学者对卓越型教师的理论研究,提出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方面及其细化目标作为“高原期”教师专业成长指标。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对初中“高原期”语文教师专业成长进行实证研究。论文分析安徽省三位“高原期”初中语文教师课例,尝试发现制约“高原期”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问题;又通过较大范围的问卷调查,梳理、分析安徽省“高原期”初中语文教师专业成长遭遇的主客观障碍及他们走出“高原期”的努力,为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高原期”初中语文教师二次成长的策略提供实证支持。第五部分对卓越型语文教师专业成长进行初步讨论,以期为“高原期”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引领和示范。本部分主要探究钱梦龙、李镇西两位卓越型语文教师如何冲破自身成长的“高原期”制约实现二次成长。第六部分为有关推动和促进初中“高原期”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从教师自主发展策略、学校引导策略以及政府支持策略三方面展开。论文认为,制约安徽省初中“高原期”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问题是:教学设计定势化、文本解读模式化、学情把握表面化。“高原期”教师大都有走出“高原期”的期望,但主观努力不充分,学校及政府相关支持策略缺乏系统设计和针对性。教师走出“高原期”,除了直面以上问题外,还需以卓越教师成长为引领和示范。
【关键词】:高原期 初中语文教师 专业成长 安徽省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2
  • 一、选题目的意义6
  • 二、研究现状6-8
  • 三、本论文相关概念界定8-12
  • 第一章 “高原期”教师专业成长的指标12-18
  • 一、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师专业标准12-14
  • 二、国内学者的理论研究基础14-15
  • 三、“高原期”教师专业成长的指标15-18
  • 第二章 案例分析:初中“高原期”语文教师课堂诊断18-30
  • 一、S教师和《春酒》教学18-23
  • 二、H教师和《猫》教学23-27
  • 三、T教师和《在沙漠中心》教学27-30
  • 第三章 问卷调查:初中语文教师“高原期”困境与走出“高原期”的努力30-43
  •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30
  •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30-41
  • 三、总结41-43
  • 第四章 走出“高原期”:来自卓越型语文教师的启示43-46
  • 一、李镇西和“民主教育思想”43-44
  • 二、钱梦龙与“三主教学观”44-46
  • 第五章 初中“高原期”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46-51
  • 一、教师自主发展策略46-48
  • 二、学校引导成长策略48-49
  • 三、政府支持成长策略49-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4
  • 附录54-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岩;;当孩子遭遇高原期[J];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2013年04期

2 郑友训;“高原期”:教师专业成长必须逾越的平台[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1期

3 周如俊;;教师如何走出发展的“高原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8期

4 梁春梅;张巧娟;;我国外语教师发展的“高原期”分析及其对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朱珠;;刍议二语习得中的“高原期”现象[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戴兰芳;;中小学教师职业高原期的成因及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董巍;;帮孩子突破“高原期”[J];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2013年11期

8 李英慧;;熟手型教师高原期的形成原因和应对策略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9 陈庆峰;;引领教师走出成长高原期之我见[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年03期

10 李海林;;走出高原期,实现二次专业成长[J];上海教育;2009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宜安;;整体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促进教师高原期有效突破[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2 孟宜安;刘忠伟;;介入教师发展过程,促进教师高原期有效突破——北京市教育规划校本课题:农村普通完全中学教师高原期有效突破策略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忠 唐明;走出人生的“高原期”[N];解放军报;2001年

2 常熟市实验小学 周振芳;教师如何走出“高原期”[N];江苏教育报;2013年

3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熊建峰;骨干教师如何走出停滞“高原期”[N];中国教育报;2014年

4 主持人 范媛;科技高原期 全球经济往哪里去[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5 天津中学 周传文;落实是突破“高原期”的金手指[N];天津教育报;2010年

6 周如俊;教师如何走出发展的“高原期”[N];天津教育报;2008年

7 周如俊;新教师,,你的职业生涯设计了吗?[N];中国教师报;2008年

8 Kirk McElhearn;iPod遭遇高原期[N];计算机世界;2010年

9 宁夏石嘴山市师资培训中心 王少元;还需要仔细审视校本教研[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吕春霞;跨越学习“心理高原期”[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洁;中小学语文教师“职业高原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程思婷;安徽省初中“高原期”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探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6年

3 王芳;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高原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4 曹燕玲;高原期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学校支持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瑶;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高原期现象”探究及教学对策[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83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783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d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