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原住民教师和数字移民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差异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数字原住民教师和数字移民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差异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技术培训 数字移民 数字原住民 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摘要】:对我国中东西部地区1,423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研,分析数字原住民教师和数字移民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情况的不同,探究他们对信息技术培训的不同需求。数字原住民教师虽比数字移民教师能更加娴熟地使用基本的信息技术,但他们仍然不能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教学。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方面两组教师没有区别,他们都需要通过培训来提升整合能力。数字移民教师还需要基础技术操作方面更多的实践训练。未来的技术培训应考虑到两者的差异,为他们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培训。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教育技术培训 数字移民 数字原住民 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基金】: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信息化教学影响因素的模型建构研究”(项目编号:SWU1609148);“新媒体思维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息摄像与路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SWU1509382)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自主资助课题“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监测模型研究”(项目编号:2016-06-016-BZK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G635.1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在日益推进的教与学的信息化进程之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课堂(Li,Worch,Zhou,Aguiton,2015)。然而,目前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情况却不容乐观。如以信息技术相对发达的美国为例,已有类似的研究说明了该项问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姜宛彤;王翠萍;张艳婷;;后喻文化视域下师生代际数字鸿沟弥合策略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6年01期
2 张屹;马静思;周平红;范福兰;白清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培训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01期
3 赵宇翔;;数字悟性:基于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概念初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年06期
4 黎静;;在线教育来潮:教师的困境与出路[J];高教探索;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更;冯春辉;宋清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实践能力提升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2 刘君;刘洋;张玲;王政霞;冯敏;;基于MOOCs的程序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3 康安峰;;论MOOC教师角色定位与重塑[J];高教探索;2016年12期
4 程舫;;论参与式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J];法制与社会;2016年34期
5 姚莉;;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绩效标准分析[J];亚太教育;2016年32期
6 王丽君;李萌;阳小华;;面向翻转课堂的微视频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年21期
7 周玲;黄德群;;“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基于韶关市中小学教师的实证分析[J];教育探索;2016年10期
8 金盈盈;;Mooc环境下高校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出路[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09期
9 李舒欣;赵宇翔;;新媒体环境下数字移民的媒介素养探索:基于智能手机应用的扎根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6年17期
10 胡志泉;蔡志强;孙洪涛;侯玲;;论“互联网+教育”时代专科有机化学理论教学之变[J];现代职业教育;2016年2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屹;刘美娟;周平红;马静思;;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评估——基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08期
2 王伟;钟绍春;尚建新;;中职示范校数字化资源体系建设及推进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05期
3 朱莎;张屹;杨浩;吴砥;;中、美、新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比较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4 曹培杰;余胜泉;;数字原住民的提出、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5 祝智庭;;教育技术前瞻研究报道[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6 殷旭彪;陈琳;李凡;王永花;;基于设计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有效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1期
7 张洁;;数字时代的信息宣言——《一位数字移民的告白》评介[J];图书馆杂志;2011年08期
8 杨承根;杨琴;;SPSS项目分析在问卷设计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陶侃;;游戏的本质及与教育的关系探微[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柴文光;周宁;;高校校园数字鸿沟的分析框架与应对策略[J];情报杂志;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克建;肖琼;刘兴全;;“中加原住民/少数民族特征研讨会:从传统到现代”综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4期
2 本多俊和;李海泉;;原住民运动十载回顾——合作与纷争[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肖琼;;中加少数民族/原住民经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4 姜德顺;;略辨“土著”与“原住民”[J];世界民族;2012年06期
5 田海;;论中国汉族传统观念对台湾地区原住民身份取得的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6 白云飞;;台湾哪些民族是原住民[J];党政干部文摘;2005年06期
7 薛莹;;早安,数字原住民[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01期
8 郝时远;台湾“原住民”教育问题述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9 陈建樾;走向民粹化的族群政治——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台湾原住民运动与原住民政策研究[J];民族研究;2004年01期
10 唐钧;;“原住民”权利:社会和谐的深层次问题[J];社会观察;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育刚;;清初仁和郁永河所见台湾及其原住民生活与习俗[A];徐霞客在浙江·续三——徐霞客与丽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朱崇演;;台湾的原住民[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林庆元;;清政府对台湾东部原住民的教育[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四卷][C];2011年
4 彭谦;;全球化背景下移民和原住民权益博弈与公平机制——2012年度基地重大项目论证报告(节选)[A];共识(2012春刊07)[C];2012年
5 灻泳f^;;莫那沷道,姲的英雄?——不同族群解媭桘影《岧德克侔蛣 》之研究[A];2013年“两岸三地五院研究生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严永和;;论《联合国原住民权利宣言》第31条的保护对象及其制度设想[A];2013年中国民族法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孙文浩;赵科科;;勿“东施效颦”——浅析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中的原住民搬迁问题[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叶嘉薇;;马来西亚的原住民与民族政策[A];共识(2012春刊07)[C];2012年
9 雷水圳;;台湾“原住民族电视台”对原住民族传播效果研究[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10 连慧珠;;被驯化的猎人社会 台湾日治时期《理蕃の友》呈现的少数民族政策[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1年刊)[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路;澳大利亚:主张原住民读普通大学[N];中国民族报;2007年
2 林雅;“以原住民视角观察和记录社会”[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3 记者 曹扬;澳大利亚:原住民子女被强制与父母分离[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记者 罗薇薇;澳大利亚原住民艺术展昨开幕[N];南京日报;2011年
5 记者 陈小方;澳原住民语言正面临消亡危险[N];光明日报;2012年
6 姜德顺;请慎用“原住民”一词[N];中国民族报;2013年
7 杨福泉(作者系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民族传统知识的价值[N];云南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聂传清邋王尧;台湾原住民歌星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记者 李韵邋通讯员 马晶晶;《加拿大文明博物馆珍藏展》举办[N];光明日报;2008年
10 深圳特区报记者 钟润生;《深圳原住民家谱》:打捞深圳千年记忆[N];深圳特区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安娜;从现代台湾原住民文学看原住民的历史文化与现实处境[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陈小艳;台湾原住民保留地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周娓;试论加拿大原住民教育的实施策略及其主要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舒姗;北美渡鸦传统故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牟鹏兵;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视域下《种族与民族关系》第七章汉译报告[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叶群英;城中村改造对原住民和外来租客的福利影响及福利平衡策略[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5 孙晓彤;后平权时代美国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方斐;原住民参与背景下经营型村居改造方法的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7 谢政民;大型工程对原住民家庭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刘梦洁;大型工程对原住民生存方式和状态影响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9 童岩冰;古村镇原住民不动产产权持有模式的福利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10 张泽清;加拿大原住民政策与教育的民族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92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892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