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核心理论研究——机器人教学模式的新分类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核心理论研究——机器人教学模式的新分类
更多相关文章: 中小学机器人教育 实验模拟型 科学探究型 趣味交互型 发明创造型
【摘要】:当前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在教育目标层面侧重模仿实验,重基础轻应用;在教育内容层面侧重学科本位,重技术轻整合。现状表明,当前机器人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视野还不够宽广,尤其在教学模式的构建方面还缺乏建树。结合上述困境,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学习结果的内外分类出发,可以得到机器人教学模式的两个分类维度:知识内容维度(学科本位与学科整合)、物化成果维度(自主控制与联机交互)。经由两个分类维度的交叉,可以区分出实验模拟型教学、趣味交互型教学、科学探究型教学和发明创造型教学等四类教学模式。采用文献研究与教学实践中的个案研究,文章探讨了每一类教学模式的含义与特征,发现每一类模式均有其存在的价值和适用范围,但后三种模式更能体现机器人教育的核心价值,应予以推广实践。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中小学机器人教育 实验模拟型 科学探究型 趣味交互型 发明创造型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多平台、跨学科、聚类化、重创造的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CCA130133)
【分类号】:G633.67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也有了较快发展,其教育价值已初步获得社会认可。可以说,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机器人进课堂也将成为一种新常态。但是,从当前机器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看,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尤其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慧东;;我国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研究评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08期
2 李鸣华;;机器人教育的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8期
3 马云;房爱莲;;中小学机器人课程目标的初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12期
4 戴敏;张志胜;史金飞;;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教育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综合实践”课程建设的一点体会[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5 胡兵华;何少莎;王小根;;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年02期
6 王海芳;李锋;任友群;;关于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思考与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04期
7 郝卫东;李静;唐亮;;开放性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建设研究[J];高教论坛;2009年09期
8 刘振东;张作龙;李雪琴;;初级机器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7期
9 战强;闫彩霞;蔡尧;;机器人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3期
10 王成军;沈豫浙;;开展机器人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J];中国地质教育;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珏;;“创意课题研究”在机器人教学中的探究与应用[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2 杨天国;;在机器人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探究[A];探索科技创新人才成才之路[C];2010年
3 杨梅;张明鸣;;基于机器人的实验室开放教学实践[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薛子云;;以“Future Star”为平台的机器人课程的研究与创新[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王莉艳;;让机器人“走”得更好[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杨广映;杨善晓;雷必成;吴志刚;;研究性学习模式在机器人教学和竞赛中的实践探索[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善蓬;;论机器人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价值[A];2014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张可安;;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探索[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南六省(区)2010年第28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沈建正;;小谈机器人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钟伟;机器人教学,为创新梦想找个支点[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冯小平 北仑记者站 陈未鸣 通讯员 闻晓明 丁长庚;北仑三学生将出征机器人“世界杯”[N];宁波日报;2011年
3 记者 孙理 孙亚斐;小“玩”童大赛中玩“转”机器人[N];兰州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熊雯琳;机器人教育的创业之路[N];电脑报;2014年
5 山东临沂市河东区第一中学 唐振华;怎样进行机器人教学[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6 山东高密市第一中学 程友;中小学机器人活动的实践和探讨[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7 记者 朱伟光 特约记者 王琦;哈尔滨“机器人”进课堂[N];光明日报;2006年
8 记者 初霞;机器人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N];哈尔滨日报;2006年
9 初霞;全市中小学将全面普及机器人教学[N];哈尔滨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钟伟;让每只科技小雏鹰都能展翅翱翔[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季秀才;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建图中数据关联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仙蕊;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模式之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洁;师范院校机器人课程开发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琼;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冯金珏;教育机器人的开发与教学实践[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付丽霞;小学机器人教学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新伟;基于Kinect的虚拟机器人组装系统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刘丽霞;中学机器人E-CDIO教学模式设计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8 路叶燕;面向中学生的机器人教学实验系统设计[D];复旦大学;2013年
9 岳洁;中小学搜救机器人竞赛中的核心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禄;Arduino机器人的聚类化项目教学行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06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906249.html